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德医风医道和中医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院行风办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梳理并提炼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医德医风医道的思想精髓格言警句整理阐发,这些内容与时俱进地诠释其现实作用和当代价值,有效供给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教育内容,启迪我院医务工作者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提升全院干部职工人员素质、推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下面是《医德医风教育专栏》第二十七期。
医风篇: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
【原文】
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1],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
【简介】
选自潘楫增注《医灯续焰》卷二十《医范·陆宣公论》。
【注解】
[1]或止求药:指医者出行时被病人拦下求药。
【语译】
医者应当常常自念:别人身上遭受疾病苦难,和我遭受没有什么两样。凡是有病人来延请召唤,立即前去不要有所延迟。如果在路上被拦下来祈求施药,应当立即为他们开方发付。不要打听询问病人地位的贵贱,不要对病人的贫富挑挑拣拣。
【阐释】
本段文字从一个侧面强调医生的职业态度和行为规范,这也是养成良好医风的体现。
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是医者面对病人时所应持有的一种态度。医学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人学,是一种人帮助人解决病痛和困难的学问和技术。救死扶伤的对象是病人,从普遍性上来说救助的是人。医者也是人,从同类的角度上,救病人也是在救自己的同类。古人认为,“仁”为二人之义,人如己,己如人,也就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有人情味,要执行人道主义,要有人文关怀。如果医者计较于利益得失而戕害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之心,既是对医道宗旨的违背,也是对生生不息的天理的违反,是医者必须引为鉴戒的。在今天,医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分子,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指引下,将“人身疾苦,与我无异”的理念作为自省的格言,尤其具有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