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德医风医道和中医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院行风办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梳理并提炼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医德医风医道的思想精髓格言警句整理阐发,这些内容与时俱进地诠释其现实作用和当代价值,有效供给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教育内容,启迪我院医务工作者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提升全院干部职工人员素质、推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下面是《医德医风教育专栏》第五十一期。
医道篇: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原文】 (孙思邈)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1]而行欲方[2]。《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3]。’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4]。’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仁之方也。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
【简介】 选自刘肃《大唐新语》卷十《隐逸》。《大唐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共分三十门类、十三卷,记录了大量唐代人物的掌故逸事。
【注解】 [1]智欲圆:智慧要像天道一样圆满周全。 [2]行欲方:行动要像地道一样方正宽厚。 [3]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意为如同处于危险境地,应极为小心谨慎。 [4]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语出《诗经·周南·兔置》。原意为雄健勇武的军人,是为公侯抵御外侮的保卫者。此处借以表示大胆地挺身而出,勇敢地担当作为。
【语译】 孙思邈又说,胆子要大,但是心思要缜密,智识要像天道一样圆融,行动要像地道一样方正。《诗经》中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要小心谨慎。“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是说大胆。不因为利益有所犹豫徘徊,不因为道义问题而心怀愧疚,这是仁之方正。看到微小的征兆就立刻行动,不拖延时间,这是智之圆融。
【阐释】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为医者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而这些素养无不围绕“敬佑生命”这一主题展开,这是高尚医道的出发点和归宿。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是孙思邈对医者提出的四条修养路径。医者深知人命宝贵,辨证论治细致入微,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谓“小心”;辨证分明之后果断行动,如同赳赳武夫,冲锋陷阵,可谓“大胆”。医者怀着救死扶伤的仁心,不计名利,一心赴救,这是“仁方”的表现,合于“天圆地方”之地道。能够敏锐地察见病情变化的细微征兆,这是“智圆”的表现,合于“天圆地方”之天道。明代医学家李中梓曾说“故心小胆大者,合而成智圆;心小胆大智圆者,合而成行方也”。这四者看似各有区别,实际上是相互成就、合为一体的。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说:“凝神定气,惟心小胆大者能之,忍辱负重,惟智圆行方者能之。”他认为,这就是名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