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房药品管理制度
1.病房药柜中的药品,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基数,便于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病房药柜中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外用药不得放置在治疗室。
3.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必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志。
4.毒、麻、精神类药品应通过药剂科固定基数,严格登记、班班交接,并确定专人管理,负责领取及保管。
5.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者,均不得使用。
6.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存放,保持一定基数,班班交接,每日检查,编号排列,定位存放,保证随时准确取用。
7.病人个人的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不用时及时退回药房,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并减少药品浪费。转科时及时交接。
(二)病房药品保管要求
1.药柜随时保持清洁整齐。
2.内用药与外用药品分开放置,静脉用药与胃肠用药分开放置。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有计划顺序使用,定期检查,以免放置过期和浪费。
3.药瓶上标签清晰明显。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外用药为红色边;剧毒药为黑色边。标签上标有药名、浓度、剂量。凡标签不清、过期、破损、变色、混浊等均不能使用,需及时更换。
4.与药房配合,及时清理基数药。口服药保留药袋,药袋上注明请领时间及日期,疑过期或变色者不得使用。
5.皮试液、胰岛素、肝素、疫苗、血制品及稀释后的抗菌素等应放冰箱内保存。定期检查,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完,避免过期。
6.易被光线破坏的药物应避光保存。如维生素C、氨茶碱、硝普钠、肾上腺素等。
7.抢救药放在抢救车内,每日清点并签名,用后补齐,便于紧急时使用。
8.易燃、易爆的药品放置在阴凉处,远离明火,如过氧乙酸、乙醇、甲醛等。
9.病人个人专用的特殊药物,应单独存放,并注明床号、姓名。
(三)病房药品分类管理基本要求
1.药物分类
(1)按使用途径分类: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新型药剂(如贴剂、胰岛素泵等)。
(2)管理分类:基数药、毒麻精神类药、抢救药、贵重药。
2.药品分类管理要求
(1)基数药:设有专用清点本,每日清点并有签名。病人用后及时请领补充。
(2)贵重药: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清点,班班交接有签名。请领药物依据医生的医嘱及处方,取回的各种药物要有数目登记,上锁保管。嘱托药物当天用当天领。
(3)抢救药:设有专用清点本,每日清点有签名。病人抢救时及时记录用药方法与数量,以免遗漏,抢救结束及时请领补充。
(4)毒麻精神类药:设有专用清点本,每班交接并有两人签名。遵医嘱使用,用后有登记,并保留空安瓿。药疗护士持医生处方及空安瓿到药房请领。药柜上锁,钥匙有专人保管。
3.病房毒、麻、精神类药品管理规定
(1)病房毒麻精神类药只能供住院病人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2)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
(3)每班交接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签全名。
(4)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该病人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
(5)建立毒麻精神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病人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日期、时间,两名护士正楷签名。
(6)剩余药液两人核对后销毁并签名。
(7)如遇prn医嘱且当病人需要使用时,仍需有医生所开的医嘱、专用处方,保留空安瓿。
(四)胰岛素使用规定
1.胰岛素领取后放冰箱保存,保持2-8℃。
2.胰岛素第一次开瓶使用时要注明开启日期及时间。
3.胰岛素开启后,在室温下保存(不超过30℃)可使用一个月。
4.使用时查看有效期和开启日期;有一项过期不得使用。
(五)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1.急救车管理
(1)各护理单元需备有急救车,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管(每日清点、班班交接并记录)、定时检查(查数量、质量、有效期并签名)、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及时补充。
(2)急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急救车按统一规定放置,符合消毒规范。
(4)急救车内备有规定抢救物品和药品,并根据各专科特点配备其他抢救用物,每种急救药盒内的药品应按使用有效期排列(由近及远)。
(5)急救车内物品平时不能随意取用,用后及时补充。
(6)建立急救药品、物品清点本,交接人员按要求清点并签名。护士长做到周周检查、节假日前常规检查并红笔签名。
(7)急救药品、物品原则上不可随意变换位置。一旦因工作需要变化放置位置,一定要告知每位工作人员。
2.其他急救物品均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氧气吸入装置上放置布袋,内备棉签、一次性吸氧管。
(2)氧气枕按规定放置,充氧饱满。
(3)吸引装置清洁消毒备用,端口有套子;如有电动吸引器,应保持功能良好状态,无积灰。
(4)手电筒照明性能良好。
(5)心脏按摩板置于抢救车背面的凹槽内,随手易取。
(6)护士能熟练掌握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消毒、保养方法。独立值班前必须考核合格。
附:贵重药品使用流程
六、(一)输血安全制度
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①持交叉配血报告单与病历核对受血者姓名、病案号;②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姓名、病案号、科室、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③查血袋标签:储血袋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
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
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袋外观、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病人姓名、床号、病案号、血袋号、血型(包括Rh因子)、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3.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输注前及输注过程中不得使用加热、保温措施,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5.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器管道冲洗干净,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治疗抢救。
7.输血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空血袋保留24小时,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保存。
8.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四小时之内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9.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送至输血科查明原因。
附: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处理措施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重新核对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各项内容;
3.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密切观察、治疗和抢救病人,并将原袋余血送至输血科查明原因,做好记录。
(二)血液制品输注的安全措施
1.目的
(1)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促进循环。
(2)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促进携氧功能。
(3)补充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4)增加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保证循环量。
2.病情观察内容
(三)血液制品输注的操作流程
1、抽血查对
2、取血查对
3、输血
查对
4、输血反应
处理预案
七、预防跌倒管理规范
(一)预防跌倒相关知识
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
●年纪>65岁 ●使用过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例如:
●缺乏人照顾的病人 ①利尿剂②止痛剂③缓泻剂
④镇静安眠药⑤心血管用药
●曾有跌倒史 ●营养不良、虚弱、头晕
●步态不稳 ●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躁动混乱等)
●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 ●睡眠障碍
●低血糖 ●视力障碍
●颈椎病 ●肢体功能障碍
预防跌倒10知
“跌倒”是住院病人常发生的事件,其危险性轻者皮肉伤(如擦伤、瘀伤),重者可能会有骨折及内出血的隐患,更是65岁以上老人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会造成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为预防病人发生跌倒事件,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病人及陪护者事前了解掌握预防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
第1知 |
第2知 |
第3知 |
第4知 |
当您有服用安眠药或感头晕,血压不稳时,下床时应先坐在床缘,再由家属扶下床 |
当您需要任何协助而无家属在旁,请立即以信号灯通知护理人员 |
若发现地面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在有水渍处行走,以防不填跌倒 |
请将物品尽量收于柜内,以保持走道宽敞 |
第5知 |
第6知 |
第7知 |
第8知 |
护士已将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应先通知护士将床栏放下来,切勿翻越 |
当您所照顾的病人有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时,请将床栏拉起,并予以约束保护 |
请您向护士叙述可能导致您跌倒的原因 |
衣穿防滑鞋,切勿赤脚行走 |
第9知 |
第10知 |
|
|
病房夜间开启地灯 |
如厕时,尽量由陪护人员陪同 |
|
|
(二)预防跌倒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