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院病人交接制度
1、根据医嘱将转院日期及转往医院通知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转院准备并办理转院手续。
2、协助病人整理用物,清点床单位用品、终末消毒。
3、救护车护送重病人转院时,必须有医生、护士陪同,根据病情开通和维持静脉通路,备有氧气装置、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急救药箱、简易人工呼吸器等。
4、在病人转运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完成治疗,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5、向接收医院的护士交待病情、治疗及护理等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
转科病人交接制度
1、医师开出转科医嘱。
2、护士应根据医嘱将转科时间及转往科室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护士评估病人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完成转科护理记录。
4、通知转入科室护士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工作。
5、根据病情需要带好抢救用物,选择病人合适的转运工具。
6、危重病人由转出科室护士或医生一起护送,并带病人的病历、未输完的液体、口服药、胸片等送至转入科室。
7、各责任护士做好床头交接班工作(包括病情、皮肤、管道、液体、治疗等未完成工作)。
8、转入科室责任护士向本科室医生报告并执行本科室医生的医嘱。
9、转出科室主班护士撤消病人标识卡及电脑上病人信息。床单位终末消毒如有未返回的检查、化验单报告等,待取回后及时送到转入科室。
病人转运交接流程
1、危重病人转运交接程序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转送目的。
(2)转送前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确认选择转送途中的监护仪、特殊需要仪器、药物,充分估计转送途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机械通气病人转送途中需有供氧装置及简易呼吸气囊。
(3)与检查科室电话联系确切时间。
(4)护送途中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病人病情变化,保证必要的管道通畅。
(5)注意安全,平车或病床运送时必须有床栏保护病人。
(6)妥善安置病人,搬移时尽量平稳,取合适卧位,防止各种管道滑脱或受污染。
(7)护送护士与病房护士双方交接,说明病情、治疗、护理,全面评估病人情况,交接后记录危重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2、大手术病人转运交接制度
2.1送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流程:
(1)核对手术前准备(皮肤准备、皮试)
(2)执行手术前用药
(3)确认排空尿液,询问月经情况
(4)检查是否更衣,禁带贵重物品,假牙情况
(5)检查手术所需物是否准备好,如病历,化验单,X片,特殊用药
(6)护送到手术室
(7)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以下内容:
——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
——是否更衣,禁带贵重物品,假牙情况
——手术所需物品,如病历,化验单,X片,特殊用药
——手术时间 、姓名、性别、年龄、病室、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药物过敏等
——是否禁食12小时
——皮肤是否完整
——静脉通路部位
2.2接手术病人返回病房流程:
(1)责任护士准备术后必要用物。
(2)妥善安置病人,搬移时尽量平稳,取合适卧位,防止各种管道滑脱或受污染。
(3)注意保暖,按医嘱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输液通畅。
(4)评估病人意识,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观察伤口敷料及皮肤完整性。
(5)安置引流管并观察引流量、性状,并记录。
(6)与护送人员交接班了解麻醉过程、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液、输血总量;用药情况等。
(7)按急缓顺序处理各项术后医嘱。
(8)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记录。
3、一般患者交接制度
(1)患者由指定的人员通过轮椅、平车或病床从原来部门/楼层转运到其他部门(如:将患者从急诊科或病房送至放射科)。
(2)转运患者应由责任护士/主管医生评估后决定合适的转运方式,按患者病情安排人员护送。
(3)如患者需用平车或病床运送,必须由两名工作人员一起转运。危重患者转运见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制度。
(4)转运患者前,须先通知责任护士。
(5)如病情需要护士陪同时,主管医生必须开出医嘱。责任护士安排人员负责该护士分管的其他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保证安全。
(6)患者去其他科室检查,护送人员必须向该科室了解是否将患者送回原部门,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和护送人员到来之前负责该患者的安全。
(7)院外转运需在获得患者/家属同意以及主管医生的医嘱后方可进行。
★病人安全转运规范
1、转运前
(1)病情评估: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整个流程安全的基础。
(2)解释: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
(3)备齐用物:转运工具、病历、X片、CT片、mRI片等、根据病情备急救药品器械、其他物品。
(4)妥善处理动静脉管路。
(5)可靠固定引流装置。
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
(1)注意保暖。
(2)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始终站在推床头侧)。
(3)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
(4)转运过程中病人头部始终处于高位。
(5)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
(6)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
(7)做好心理护理。
3、转运后交接
(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
(3)评估生命体征。
(4)交接病人存在的关键问题。
(5)交接各种管道: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深静脉)、其他管道(胃管、尿管、引流管等)。
(6)皮肤情况:伤口、压疮。
(7)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抗生素的使用等。
(8)物品:(X片、CT片、mRI片、病历等)
口头交接+书面交接:床边交接完毕后,需双方护士共同填写转科交接记录单,确认无误后签全名。
病人安全转运的评估及处理预案
1、病人的基础情况评估
(1)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等。
(2)专科注意事项。
(3)转运的目的:因治疗需要转科或(和)诊断性检查或(和)进行本科室无法完成的治疗、操作和急诊手术。
(4)权衡利弊。
2、家属的心理沟通
(1)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预后差,家属难以接受,需做心理沟通和解释。
(2)医生解释转运或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3)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转运。
3、神经系统评估重点是神志、肢体活动。
(1)清醒病人:①通知即将进行的转运。②评估病人的焦虑及疼痛程度。③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物。
(2)烦躁以及不合作的病人:①评估病人烦躁程度,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②评估病人肢体运动情况,适当给予约束。
(3)昏迷病人:①评估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运动情况、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观察有无舌后坠,备口咽通气管。
4、呼吸系统的评估 ①呼吸频率、节律、深度。②脉氧饱和度。③痰液情况。④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⑤给氧方法和途径。
(1)需要氧疗的病人:备氧气枕或氧气瓶。
(2)呼吸不规则,血氧饱和度不平稳的病人:①行气管插管接便携式呼吸机转运。②准备简易呼吸器接面罩。
(3)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①妥善固定导管。②吸净分泌物。③评估自主呼吸情况,选择给氧方法。
(4)二氧化碳分压>50 mmHg的病人:①评估病人有无精神症状。②持续低流量给氧。
5、循环系统的评估重点是心率、心律、血压。
(1) BP正常,ECG显示HR正常——脉氧饱和度监测。
(2) ECG提示心律失常:根据医嘱给药后观察ECG变化,心律控制后与医生协商后决定是否转运,如果必需转运:①家属签字。②医生随行。③心电监护、注射泵、简易呼吸器接面罩等。④备齐药物(西地兰、利多卡因等)。
(3) BP不平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①家属签字。②医生随行。③心电监护持续监测血压变化。④微量泵,备足血管活性药物,确保药物有效泵入。
6、原发疾病的评估 既往史、现病史、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熟悉病情、了解可能的并发症。
7、其他常见问题
(1)呕吐:
未留置胃管的病人:①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②心理安慰。③观察面色、Sp02及呼吸情况。④到病房后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
留置胃管:①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②抽吸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减轻不适感。③心理安慰。④观察面色、Sp02及呼吸情况。⑤到病房后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给予药物。
(2)转运前后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泵的使用:①监测血糖,请示医生遵医嘱处理。②妥善固定胰岛素泵,防止调节键在转运中出现误碰。
(3)出血:按出血的护理常规处理。
(4)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