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科的指导下进行消毒隔离管理。
1、护理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帽子、口罩。
2、治疗室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擦拭桌面,用消毒液拖地至少3次,每周大扫除1次,按医院感染科标准做细菌培养,并有记录。治疗室备专用抹布并有标记。
3、病室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晨间护理时用湿布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床头柜,一柜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每周至少更换被服1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5、使用后的口服药杯应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换1次。
6、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输液器剪下的针头弃于锐器收集盒中,注射器管、输液器管等医疗废物丢入黄色垃圾袋,各种器械浸泡在消毒溶液中。
7、餐具每餐后必须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隔离的病人必须使用一次性餐具。
8、公用便盆一用一消毒,用含氯制剂溶液浸泡消毒,隔离病人使用专用便器。
9、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10、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每日更换消毒液1次,每周彻底清洗消毒检查1次,由专人负责。
11、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使用过的棉签、棉球要集中放入黄色垃圾袋中,以免污染环境。
12、婴儿使用过的餐具如小杯、小匙等,需经消毒后备用。
13、单元隔离:
(1)隔离病人有条件时住单间,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清洁区挂避污纸,以便随时使用。
(3)隔离单位门外应设手消毒用具。
(4)病人专用体温表、药杯、便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5)隔离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血压计、听诊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消毒剂浸泡,清洗干净,晾干再用。
(6)保持室内良好的新鲜空气流通,必要时在有条件的病室可保持负压状态。
(7)脏被服放入有隔离标志的黄色袋中,送洗衣房单独消毒后再洗涤。
14、凡病人有气性坏疽,铜绿假单胞菌等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所用的器械、被服均要进行消毒处理,所用敷料放入专用塑料袋烧毁。
15、对呼吸机螺旋管、呼吸气囊、气管套管、氧气用的湿化瓶、牙垫、舌钳、开口器等使用后应严格消毒灭菌,所有接触过口腔的用具,必须用对乙肝有效的消毒方法处理。
16、各种内镜使用后必须认真分类清洗,彻底消毒,对乙肝病人应使用固定内窥镜,用后进行严格消毒。
17、诊疗、换药、注射、处置工作前后,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18、转科、出院、死亡病人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19、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并有标志,生活垃圾放入黑色袋中,医疗垃圾放入黄色袋中,做到每日清,医疗垃圾应及时送到医院暂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