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睁开双眼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起,我们便知道新的一天又将在病房里穿梭,又将丈量冗长走廊的角角落落。一袭白衣一顶燕帽的神圣已被岁月打磨得普通平凡,最初美丽的梦想也已被无情的现实和疲惫的身躯打落凡尘。但生活还得继续,无论流了多少汗多少泪,擦干后,抬起头,平视前方,接着赶路。
将近二十年的工作时光,多少人在我的生命中来了又回。老人、孩子、工人、农民、当官的、经商的……林林总总啥人都有,我们总是没得选择;老实的、奸诈的、感恩的、恩将仇报的、真心的,虚情假意的、计较的、冷言冷语的……各式各样,我们都得热情周到,悉心护理。尽管如此,我们还得承受种种嘲讽和不公带给我们的压力,我们必须小心翼翼,我们必须步步惊心,我们必须如履薄冰!
我们也时常抱怨,抱怨薪水是如此的低,付出是那么的廉价;抱怨人心不古,医闹是如何得猖獗。我们也呐喊:请给我们多一些支持与理解,多一些宽容和尊重,可有谁听见我们内心的呼唤呢?同行们有很多都通过这样那样的关系调离了护理岗位,除了祝福我们又能改变什么呢?虽有不甘,可我们依旧遵守劳动纪律,除了按时上班,还经常无偿加班;我们依旧热情对待每一个病人,无论他有多么难缠;我们依旧遵守行为规范各种核心制度操作标准,虽然诸如此类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依旧牺牲休息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开阔视野,接受前沿知识,拓宽在心理社会科学营养保健等领域的知识。面对病人,我们不敢有一丝马虎,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这份职业关乎于生命,得仔细得认真得谨慎得提高。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痛苦的表情,渴望的眼神,无不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神经。“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谨记心底,于是,我们面带微笑,温言软语,期待像一缕春风能带给他们一丝宽慰。
我们很渺小,我们很卑微,我们没有提灯女神的光辉,我们没有阳光一样的光芒,我们唯愿用自己的温情做病人手心里的光,能温暖多少就温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