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珍,一个90后的小姑娘,从小就受教师妈妈的熏陶酷爱看书,当她读到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那盏小马灯照亮无数伤残战士生命的那一刻起,便受到生命光辉的感召,在报志愿的时候,毅然决然的报了护理专业。
从事护理工作五年来,她一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病人体贴照顾,对技术精益求精,与同事和睦相处。她努力工作着、学习着、享受工作所带来的丰富多彩。在繁忙的工作面前,她微笑着忙碌;在连续频繁的三班倒面前,依然神采奕奕;在忍受痛苦折磨的患者面前,她关怀备至,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一位股骨颈骨折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奶奶,刚做完手术、几天未解大便,诉腹胀难忍,大便欲解难下,口服通便药及开塞露肛塞处理后仍无效。老奶奶情绪异常烦躁,家属焦虑万分,上夜班的王珍珍看到病人痛苦的面容,体会到家属焦躁的心情,就二话没说,戴上口罩、手套,用手一点一点为病人抠出了干结的大便。面对老人们一家的感激,额头还淌着汗水的她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奶奶舒服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双手是辛苦的、忙碌的,却体现着王珍珍的视病人如亲人的情怀,体现着最美好的真情。
护理工作没有丰功伟绩,只有简单重复: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她在这平凡的工作中,呵护着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苦累中把握生命的轮回。王珍珍在护理岗位上一丝不苟,对本职工作出色的完成,坚持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一名护士的天职。她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经常用同理心去体会病人的感受。
一次,她在为结束心电监护的病人去除电极片的时候,观察到病人极为痛苦,而且在粘贴电极片的皮肤处出现发红。她就在想:小小的电极片粘力到底有多强?为什么揭的时候病人会这么不舒服?于是在工作之余,她就把电极片粘贴在自己身上,过上几个小时,自己去揭。这时她发现,揭电极片的时候,即便是很慢很小心,皮肤也会疼痛不适。她就用湿毛巾覆盖片刻,发现情况会好很多。有了这一发现,她就告知其他护士,用这个方法,揭去电极片,能减轻病人疼痛,对皮肤伤害也降至最小。很快,此方法就推广开了。
王珍珍护士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懂得奉献,不只是对病人奉献爱心,对同事也是乐于助人。不管哪位同事有事,需要调班,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她。她总是对大家说:我还没有成家,没小孩,空闲时间多,你们有事我可以替班。平时上班,大家也都乐意和她对班。她总是把工作一项一项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留尾巴。她认真负责踏实的态度,让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
奉献没有休止符,她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用自己的信心交换病人的沮丧,用自己的热情点亮病人灰暗的心情,用勤勉敬业及爱心打造自己闪亮的青春。用一颗同情的心,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为病人点亮心中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