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她带着青春的梦想和对白衣天使的美好憧憬,步入了内四老年病科。如今她已是一名有5年护龄的护师,在这5年中,她深深地感受到了,护理工作看似平淡却不平凡、历经艰辛并充满快乐,因为在这个与病魔生死较量的地方,却能用她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病人看到阳光和感受希望。
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凌晨两点多,来了一位88岁肺心病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因为常年卧床,大小便不能自理,身上味道大,陪同的家属是病人年迈的老伴。正在值班的她和医生立即开展抢救,给病人抬上床,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抽动静脉血,进行心电监护。做完这些她刚要抬头喘口气的时候,病人的指脉氧下降至85%,并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表情很痛苦,布满血丝的双眼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她立马把病人扶起来,背后支撑上棉被,胸前双肘下垫上高高的枕垫,帮助老人取端坐位,然而老人太虚弱了,厚厚的棉被也不能支撑老人的身体侧滑,于是她就坐在老人身旁扶着,让老人靠在她的肩上。刚开始她还坐的挺直,老人虚弱的说,“姑娘你起来吧,我身上脏,还很重,让你大娘来坐我身后”。她看着瘦小的大娘,连忙说:“没事的,我能行的。”老太太也连忙走过来说:“姑娘让我来吧,你大伯个子大,怕给你累着了。”她说:“大娘,没事的,我一点也不嫌累,你看大伯这样坐着,呼吸已经平稳些了,指脉氧稳定在95%,大娘你赶紧坐下歇会,上年纪了最怕操劳。”就这样她静静地守着老人,陪着他们直到病情稳定下来,当病人儿子匆忙赶过时,她挺直的腰早已弯成了一张弓。老人儿子扶好老人,她起身的那一刻,背部和腰腿的酸痛,竟让她一时没有站稳,一个趔趄靠在了墙壁上。此时老太太和病人儿子话语中都是歉意与感激,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那晚她穿梭在老人的病房与护士站之间,早上查房时,病人已经转危为安,病人拉着她的手说;“昨晚真是谢谢你!”看着老人的笑容,听着老人感激的话语,她的内心也被患者的真诚感动了。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重病的老人仍然不忘给护士说声谢谢,做为护士,就算再累也是值得的。这种感动就像黑夜中的光芒,这光芒再次激起她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每当面对病人及家属的感谢时,都会把这些感谢当做对护理工作的肯定,并时刻提醒她自己要做到最好。
她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但她的每一天都干劲十足,静脉穿刺时做到轻柔、迅速,以提高成功率来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痛苦,满足病人舒适、安全的要求。每天查房,她都带着微笑询问病人,用微笑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使病人体会到医患之间平等和关爱;用亲切的问候,让病人放下心中的忐忑;用鼓励的眼神,让病人增加对抗病魔的力量。
面对一个个行动不便、不能言语、病情危重的老年患者,她用心灵去沟通心灵,用生命去温暖生命,让更多的老年患者感受到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温暖,将爱和奉献播种在护理工作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