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医文化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等中医适宜技术为社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同时中医药保健服务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了中医业务的要求,开辟了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发展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义诊活动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作用,不断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贡献,2021年6月19日上午,南阳市中医院走进大官庄社区,开展“南阳市中医院送健康入社区义诊活动—‘与邻相约’”。
义诊医疗团队有老年病科、肾病呼吸科、针灸推拿科经验丰富的专家医师,有医院中医护理骨干组成的中医技术专科小组,还有药剂科的中药师以及其他部门共同参与。
本次义诊活动旨在更加广泛地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吸引社会上的更多力量支持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作用,让社区居民在自家门前就能享受到现代科学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义诊活动现场
义诊活动现场,社区居民早早闻讯赶来有序地排起长队,义诊团队热心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百姓。
医疗专家们通过望、闻、问、切,详细地询问前来咨询群众的身体状况、辨证分析病情,耐心仔细地为群众解答各种问题。医护人员现场逐一免费为居民群众进行测量血压,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积极科普科学的中医健康知识,宣传治未病理念。
由护理骨干组成的中医护理小组现场为居民百姓带来了中医特色疗法,并根据每位体验者的体质、适应症、禁忌症予以耳穴压豆、小儿推拿按摩、刮痧、艾灸疗法等中医特色技术服务。
耳穴压豆疗法
刮痧疗法
艾灸疗法
小儿推拿按摩
拔火罐疗法
社区居民李阿姨因日常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经常失眠、焦虑、烦躁,食欲不振,月经紊乱等症状,李阿姨就咨询了中护小组的护理人员有没有什么中医护理技术能改善她的症状。耳医学组的庞护士长经过详细的问诊后向李阿姨解释:“在中医上认为您的症状为心神不交,阴阳失调所致,我们可以运用耳穴压豆疗法来改善您的症状”现场耳医学组的成员就为李阿姨进行治疗:一根探棒、一板耳穴压豆、一包棉签、消毒液即是所有的治疗工具。结合李阿姨的症状选主穴:神门、皮质下、心、肾、交感。选用配穴:症状相应区,食欲不振加脾。小组成员告知其按压手法及注意事项。神门,皮质下能镇静安神,增强大脑皮质层的记忆力;肾能交通心、肾,调节阴阳,缓解全身各种紧张症候;交感能调节植物神经,症状相应区别属相应部位取穴,可调节相应脏腑之气,改善肢体局部功能。李女士听了解释表示对耳穴压豆疗法这项中医护理技术很感兴趣,并要继续学习一些常用穴位帮家人做一做来改善不适症状。
活动现场,咨询颈椎病、腰椎病患者也不在少数,医护人员安排部分居民进行中医特色治疗,并反复提醒要注意改变不良姿势,避免久坐,不要睡太软的床,加强颈项部肌肉、腰背肌的锻炼,希望帮助居民树立科学的防病治病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现场,急诊科护士长鲁璐与急危重症专科小组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了心肺复苏的知识,从如何快速识别、操作的步骤,标准及注意事项。社区居民纷纷上前模拟演练。
同时义诊团对一些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合理用药讲解,并根据当前疫情状况做了防疫宣讲,现场还开展了中药养生茶品尝体验活动,夏日饮用养生茶可以益气养阴,解毒化浊。义诊团还提醒大家夏气温多变,要注意养心,调畅情志、饮食少酸多甘、适度运动,同时结合现在正值24节气中的芒种,更要“与时俱进”,因为芒种时节昼长夜短,要晚睡早起,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中午小憩一会儿缓解疲劳是很有必要的。芒种时节,气温还是会有变凉的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义诊活动现场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现场血压测量70余人,筛查出血压异常的居民有19例;需定期进行医院复诊的居民30例。耳医学组接待38名居民,耳穴压豆疗法开展了36人次;艾灸学组开展了17人次的灸法治疗;刮痧学组开展了12人次的刮痧治疗;拔罐技术开展8人次;穴位按摩技术11人次;小儿推拿按摩开展11人次。
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重点人群,义诊团事无巨细地再三叮嘱,包括用药量、用药次序、长期服药、定期复查等等,提醒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运用中医医疗保健知识,深化健康生活理念,做到未病先防。
“咱们南阳市中医院的医生护士服务态度真好,给我们讲解的很到位,这次你们的义诊活动举办的很实在,方便了我们居民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这种活动要多来我们社区开展啊!”现场社区居民对这次社区义诊活动赞不绝口。义诊活动从9点持续到11点半,社区居民咨询问诊热情不断高涨,一上午服务社区居民近百人,义诊活动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此次义诊活动受到大官庄社区居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既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了义诊医疗服务的便利,又运用不同的形式使社区居民百姓接受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并了解中医理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使社区居民自觉运用中医药的家庭保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