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急诊科护士长鲁璐,今天本应由我科一名护士来讲述他的故事,但我在5月4日晚上11点,接医院紧急号召这位护士奔赴郑州支援核酸采集,科室工作繁忙,所以今天我来到了这里,诉说我们急诊护理团队平常的工作,也非常庆幸能在第111个护士节来临之际和在此大家分享。
如果说医院是战场,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上最激烈的前沿阵地,急诊护士就是冲锋陷阵的勇士。
先说说“一双鞋子”,医院每年会发放一次护士鞋,每到换鞋时,看到我们科护士的鞋子,真是又旧又破,几乎都开胶了,为什么呢?跑路多,除了病区工作外,加出诊任务,当听到120指令三分钟迅速反应,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经常看到小小的身躯,手提出诊箱,拿上监护仪,无论是高楼还是深巷,无论是泥泞还是山路,都要快速飞奔到病人身边,开始抢救;无论春夏秋冬,这双鞋子在脚下不停的,运转着。
再说说“急诊腰”?为什么叫“急诊腰”呢?深刻记得那年夏天,一位近280斤的男性患者,家住一个老旧的小区,步梯房六楼,因酒精过度而造成窒息,我们医护人员与家属共同把病人从六楼通过狭小的楼梯通道抬到救护车上,一路按压复苏,到医院把病人安置到抢救床上后,护士蹲在地上无法起身,眼睛里满是泪水,因为在抬病人时造成腰扭伤,疼痛难忍,但她也仍然坚持把病人送回来后才倒下。 在急诊工作三年以上,离开的护理人员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腰椎疾病,大多数也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而离开了热爱的岗位。
最后说一说急诊护士的“一双手”,我们科是南阳市中毒中心,护士除了抢救及操作各种生命支持仪器外,中毒早期的患者呢?最重要的是排除体内残留的毒物。一般呢,通过洗胃及灌肠的治疗方法,洗胃,造成呕吐,会喷溅护士一身呕吐物,第二,灌肠,快速让患者不停的排大便,排出体内的这些毒物,一个晚上一个病人最多的时候能排便一二十次,早期呢,病人都是安置在监护室里,身边没有家属,无论是多少体重的病人,都是由我们的护士用他们这双手为每一位患者处理着这些排泄物,又是在这么封闭的场所里,累、脏、气味难闻,可想而知,。姑娘们穿上便装,一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的小仙女,但此时此刻,他们需要变成“百毒不侵的守护者”。
众所周知,急诊科除了繁重的工作,还是风险最高的地方,来自于各种风险,2018年的一个春天,一位女性有机磷中毒精神病患者,因中毒和使用抗毒药物,加上患者本身的精神状况,她挣脱约束,跑出病房,护士怕患者出事,紧随其后,患者因头脑不清,掐住护士的脖子,拎至半空,这位护士是一位身材瘦弱,八九十斤的护士,幸好当时有其他的医护人员及时阻止,才没有出事,当时这位家娘被放下来时,脖子上有红红的指头印及患者留下的深深的抓痕,被踢、被打,在急诊科是时有发生的,患者大多都是头脑不清,还需要紧急救命,这时,我们只能变身为“钢铁侠”。
2019年底,大年27的时候,接到武汉发生新冠疫情,因发热门诊需要扩建,紧急情况下,有急诊科担任此项任务,看,摇身一变,我们又穿上防护服,变成了抗议姐妹花“大白”,这幅图就是我们工作中的真实写照,大年初一晚上12点,在万家灯火过大年时,急诊科全体护士参加手机工作会议,此刻开始,全体人员进入战备状态,手机不准关机,不准没电,今夜全体待命,不再有节假日,恢复正常上班。在这期间,病毒不明了,接到疑似病例,护士不敢回家,怕自己感染是小,传播事儿大,因为病房紧张,又没有地方住,有一位护士在自己的车上睡了整整三个晚上。
夏天脱下防护服,衣服可以拧出水,衣服干后是硬帮帮的,因为什么?有汗,汗里有盐。穿上防护服,内层衣服就这样干了湿,湿了干,直指脱下防护服才能够换掉内层衣物,再抬头发现脸上那两道口罩留下的压痕,虽磨烂了皮肤在汗水的浸泡下,但早已对疼痛没有了知觉,因为此时疫情就是命令,使命就是担当!
再苦、再累、再委屈都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职业的素养,在急诊科时时演绎着人生百态,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万家灯火还是艳阳高照处,南阳市中医院急诊的医护,始终恪守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不忘治病救人的初心,牢记救死扶伤的使命,为百姓的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