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的护士长张雯,很高兴今天来到这里,和大家聊聊关于针灸的故事。
针灸其实并不是大家看到的针刺疗法或者艾灸,就叫针灸,针灸其实针法和灸法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法是运用各种金属针刺入穴位,来进行治疗;灸法是采用艾条、艾柱点燃后熏灼穴位来治病的方法。两者配合使用,才合称为针灸。
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即利用锐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体表某些部位来治疗疾病。这就是最早针法,所谓“砭术”。《山海经》亦有“有石如玉,可以为针”之说。这是关于石针的较早记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针具也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改变为铜针、铁针、不锈钢针。现代和古代,所不同的就是针具的改进和操作方面的不同,古代的针具用的多是银针,针具比较粗,针刺的时候感觉特别的疼痛,学位也没有特别精准的描述,而现代的针具都是用一次性不锈钢针,针比较锋利。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丰富,针灸腧穴不断增多,再加上还有人体的解剖知识相互结合,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比较正规的针刺疗法。
灸法的产生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身体的某一部位受到火的烤灼而感觉舒适或病痛减轻,经反复实践,选择了易于点燃、火力温和并且具有温通经络作用的艾,作为施灸的原料,从而形成了灸术。中医有三宝,称之为“一根针、一碗汤、一柱灸”,《黄帝内经》中说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一书中说到:“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灸之”,还有一句俗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都说明这个经常艾灸对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维持身体健康是由很大作用的。
其实艾灸不单纯用于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在民间,艾叶不仅可以驱赶蚊虫,而其本身就可以食用,艾粑和青团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直接食物证据。而用艾叶水洗澡沐浴,也是民间普遍的消炎驱毒方式。
“艾”之所以发“爱”的音,一定有它的道理,因为艾叶和艾绒发出的波长和人体是最为接近的, 如同午后的暖阳,有着母爱的温暖。所以被我们的老祖先选中了。“艾”之所以发“爱”的音,也不是凭空的。这种热温暖我们的皮肤和内脏,赋予我们能量,千百年来,护佑着炎黄子民的健康。而我们南阳作为“医圣故里”“世界艾乡”,更应该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愿一切美好都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