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电话:

    0377-63869999

  • 服务热线:

    0377-63869888

  • 首页
  •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领导团队 医院荣誉 医院文化 医疗设备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医院公告 文卫专栏
  • 党建工作
    纪法教育 理论学习 行风建设
  • 院区介绍
    七一院区 独山院区 新华院区
  • 名医专家
    名老中医专家 内科专家 外科专家 妇儿专家 针推康复专家
  • 健康科普
  • 教学科研
    科研 教学
<  
  >
    • 健康科普
    快速导航菜单
  •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 血瘀体质立秋如何养生
    • 来源:体检中心  发布日期:2013-08-16  点击次数:777
    •     今年立秋节气是8月7日。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但“立秋凉风至”是北方人才能体会到的幸福,南方还是“秋后一伏热死人”。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秋季养生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于血瘀体质人群来说,主要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血瘀体质立秋饮食小贴士,适宜: 黑米、黄豆、高粱、银耳、黑木耳、甘蓝、四季豆、桃、鲫鱼、桃仁、红米、红糖
          一般立秋后仍然会持续一段高温天气,许多地区常常有暴雨光顾,空气中湿度也很大,人们不但感受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会觉得有些闷热,中医将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称为“长夏”。长夏季节湿邪最易伤脾,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导致脾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加重血瘀。正所谓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因此血瘀体质在此节气应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多吃一些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黑米、黑豆、黄豆、红豆、高粱、银耳、黑木耳、甘蓝、四季豆、桃、鲫鱼、桃仁、刺梨、红米、红糖等可以常吃。
          少吃:猪肉、西瓜、香瓜、冷饮、冷食、油腻、葱、姜、蒜、椒。《月令》:“立秋勿多食猪肉,损人神气。”虽然立秋后天气炎热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寒凉之物仍然不适合血瘀体质,寒凉容易损伤脾阳 ,勿恣凉冷,《法天生意》说:“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秋瓜坏肚”。所以应减少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并少吃冷饮、冷食。另外,传统意义上的贴秋膘并不太有利于血瘀质保养脾胃,还是要少吃一些大鱼大肉,油腻饮食,不给虚弱的脾胃增加过多负担。《素问:脏器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泄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食葱、姜(包括新姜)、蒜、椒等辛热食物。
          忌吃:肺脏,莼菜,韭菜,鹿肉,獐肉,雁肉、茱萸、生蜜、过硬的面条
         《金匮要略》曰:“三秋不可食肺。”《白云忌》曰:“七月勿食莼,上有蠲(juān)虫,害人。勿食韭,损目。”《千金方》曰:“勿食鹿獐,动气。勿食茱萸,伤神气。”孙真人曰:“勿食雁,伤人。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月令》云:“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过硬的面条)”。
          血瘀体质立秋运动小贴士:运动活血、毋发大汗:运动是活血化瘀的必要条件,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经络气血不畅,从而减轻血瘀。但立秋时节运动时应注意保持呼吸的均匀和深度,有意放慢呼吸频率,这样才能充分推动血液在周身的运行,使经络脏腑气血调和。跑步时可以采用三步一呼吸或四步一呼吸的方法,配合一些经络拉伸的平缓运动比较有利于血瘀体质。毋发大汗,保全元气,汗出太过伤阴亦伤气。
          血瘀体质立秋起居小贴士:少空调勿熬夜、勿久视防伤血。血瘀体质血行不畅,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在立秋之后要少接触空调环境,过分依赖空调,则会加重体寒血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主收,此时养生应顺应节气特点,注意早睡早起,勿熬夜,不过度使用体力和脑力。熬夜伤血耗气,最易加重血瘀体质的不良状况。久视伤血,看电脑、电视,用眼1小时左右应适当休息,以避免伤血而对血瘀质不利。另外,勿冒极热,躲开高温时段,避免秋日暴晒,以免身体、皮肤受到伤害。
          血瘀体质立秋情绪小贴士:清心寡欲最养心。养生重在养心。这是《黄帝内经》留给我们的养生智慧之一。养心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欲望更好的了。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所以,养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减少欲望。别老盯着个人那点利益,得失自有平衡,放开一切去享受一下初秋的美好吧:“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血瘀体质立秋茶饮小贴士。三花茶:菊花、茉莉花、荷花三种干品各5克。将菊花、茉莉花、荷花用沸水洗净,以沸水冲泡,加盖焖至稍凉后即可饮用,可冲饮2-3次。三者联姻可清暑解热,去湿活血,而且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很适合血瘀质立秋时节饮用。
       

  • 友情链接:
    · 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
    · 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
    ·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官方订阅号
  • 官方抖音
  • 官方今日头条
  • 官方公众号
  • 咨询电话:0377-63869888
  • 急救电话:0377-63869999
  • 地址:南阳市七一路939号
  • 豫ICF备17044467号Copyright.HangYangzyy.All Rights Reserved 南阳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