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病率为30%和10%。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夏季脾胃容易受到侵害,容易发生疾病,故此养生应以养脾胃为先。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个整体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脾与胃生理上息息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临床上病人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
脾胃不好容易出现四大症状,即纳呆、腹胀、腹泻、便溏。即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拉肚子,水和粪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叫“便溏”。
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如脸色发黄、鼻头暗淡,口唇无血色、干燥,睡觉时会流口水,睡眠不好,精神状态不佳等。
保养脾胃的方法
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这是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不好的病人,更应该少吃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品。
2、注意吃饭时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
3、饭后慢慢走。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但“饭后”并非吃完饭立刻开始散步,需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若吃得太饱则需要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4、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缓解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5、揉鼻头,在面部全息论中鼻头属脾,每次揉鼻头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肠胀气等症状。
6、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外膝眼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中指一横指)是足阳明胃经腧穴,为胃之合穴、下合穴,坚持每日艾灸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理中气,导滞通络,适应于多种类型的脾胃疾病。
7、揉神阙穴,即肚脐,一手掌心或掌根贴于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够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当然艾灸神阙穴,用艾火的药力养护脾胃,效果会很好,而且现在正值三伏天,效果会翻倍。
以上这些方法贵在坚持,日久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