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三伏贴已进入尾声,许多患者对贴敷起泡有所担心,下面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下三伏贴发泡疗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三伏贴可使皮肤产生红晕,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但是红晕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较弱,发泡才能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且强调发泡大小与疗效关系密切,发泡越大,数量越多,则疗效越佳。直径小于1cm为小水泡,直径大于1cm小于3cm者为中水泡,直径大于3cm者为大水泡。对于一般患者,要求每个穴位发中水泡,对于年轻患者,应发大水泡,每伏发7~8个水泡为宜。
泡液起初呈无色透明状,1~2天后,泡液转变成淡黄色混浊液体,通过发泡,可祛除体内的痰、湿、瘀等宿邪。另外,泡液可持续不断地刺激穴位,进而沟通内外,联络肢体,运行气血,调和阴阳而达到治病的效果。通过发泡,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可以明显地减轻支气管哮喘等病的症状,尤其是感冒产生的次数。
在进行药物贴敷之前,使患者了解发泡疗法原理、发泡的必要性、发泡过程中皮肤反应等情况,消除患者对发泡的恐惧感。贴药后不久局部皮肤有灼热感,然后出现胀痛感,揭药后皮肤出现水泡,并逐渐增大隆起,2~3天后,水泡即逐渐干瘪、结痂。大水泡可用针灸针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刺破,用干棉球吸干,注意不要使泡液流出,以免引起其他部位出现水泡。水泡避免擦破,如果不慎擦破,可外用湿润烧伤膏,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愈后不留瘢痕。并告诫患者在贴敷期间,忌海鲜、生冷及刺激性食物,避免接触烟尘、禽毛兽皮、羽绒、花粉、螨等易过敏物。特别强调,应牢记发泡疗法的禁忌证,如糖尿病、过敏体质、高热、瘢痕体质、肺结核、孕妇患者忌用。若因汗液、粉尘、水等物污染疮面,可引起点状脓性分泌物,但只需刺破泡体,用棉签吸干液体,外用湿润烧伤膏即可,不会出现片状脓性分泌物,更不会引起深层皮肤或肌肉感染。
穴位贴敷发泡疗法对穴位刺激时间长,刺激强度大,散寒除湿、祛痰平喘、化瘀通络等功效亦佳,且发泡疗法有化脓灸的作用,但没有化脓灸导致皮肤瘢痕的不良反应,痛苦小,适应人群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