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电话:

    0377-63869999

  • 服务热线:

    0377-63869888

  • 首页
  •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领导团队 医院荣誉 医院文化 医疗设备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医院公告 文卫专栏
  • 党建工作
    纪法教育 理论学习 行风建设
  • 院区介绍
    七一院区 独山院区 新华院区
  • 名医专家
    名老中医专家 内科专家 外科专家 妇儿专家 针推康复专家
  • 健康科普
  • 教学科研
    科研 教学
<  
  >
    • 健康科普
    快速导航菜单
  •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 腹泻的家庭护理细节
    • 来源:南阳市中医院  发布日期:2017-12-15  点击次数:796
    •    马上就是春节假期,家长们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暴饮暴食,或者过早添加辅食,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另外对宝宝的便便,别太过纠结,不要做过度处理。腹泻的治疗重在预防和治疗脱水,须避免不当用药。

      不轻易判断宝宝腹泻

      哪些情况不必太纠结

      由于小婴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大便本身就比较软,次数也比较多,所以不能通过简单描述大便不成形和大便次数多来判断婴儿腹泻。婴儿期排便情况不稳定,与进食的关系较为密切,总体来说,只要宝宝饮食好、精神好、发育好,家长就不必太过于纠结大便的颜色(大多与吃的食物有关,除非新生儿的大便白陶土色,或大便中有血)、次数(吃母乳的宝宝一般比吃奶粉的宝宝大便次数要多)和性状(吃母乳的宝宝从添加辅食开始,大便也会慢慢成形的,除非出现稀水样便等情况)。

      婴幼儿的各种正常大便

      婴幼儿期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喂养方式和食物种类又在不断变化,所以这期间的大便性状确实经常会发生变化。

      新生儿的大便: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出墨绿色(有的说法是黑色)的,粘稠的,无臭味的胎便。早产儿由于胎便形成较少,肠蠕动乏累,通常胎便排出延迟,若排出延迟超过24小时,须排除消化道畸形。胎便可在3~4天内排完,此后,大便颜色逐渐呈黄色。

      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呈膏状,大都为黄金色或黄色,偶尔呈淡绿色,可见到奶瓣,无明显气味或略有酸味。母乳具有轻泻作用,所以1天10次大便不算异常;母乳容易消化吸收,所以10天1次大便也很正常。

      奶粉喂养宝宝的大便:奶粉喂养宝宝的大便呈泥状,大都为淡黄色或黄色,偶尔呈淡绿色,可见到奶瓣,无明显气味或略有臭味。奶粉喂养宝宝比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次数一般要少,通常1天1-4次。

      混合喂养宝宝的大便:大便的性状、颜色、次数等都介于母乳喂养宝宝和奶粉喂养宝宝之间

      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逐渐成形,大都为黄色或褐色,也可呈现吃入的某种食物的颜色,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颗粒,有(氨)臭味。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此次数并不一定,1天1次或1天3-4次均有可能。

      大便气味、颜色和性状中暗藏的疾病信号

      我们可以从大便气味、颜色和性状上来分析宝宝的健康状况。

      大便的气味

      酸臭味:辅食添加前宝宝的大便会略有酸味,如果大便有明显的酸臭味,可能因为进食了酸味的食物,或者吃的脂肪类和淀粉类的食物后消化不良。

      腥臭味:腥臭味的大便通常可能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的变现。腥臭味明显的大便通常表示消化系统有出血。

      臭鸡蛋味:出现奇丑无比的臭鸡蛋味大便,通常与蛋白质摄入过多有关。

      大便的颜色

      黑色:黑色食物和铁剂或含铁丰富食物容易让大便变黑;胃和十二指肠出血,量又不是很多,大便也会呈现黑色。

      绿色:绿色食物、铁剂或含铁丰富的食物、过度喂养或饥饿都会让大便呈现出绿色。绿色泡沫状的大便可能与乳糖摄入过多有关,也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绿色稀便可能与感冒受凉有关。

      红色:首先要考虑是否进食了大量的红色食物。如果红色在几分钟内自然褪色,可能是正常脱落的肠粘膜;如果红色在几分钟后逐渐变黑,考虑是否是出血问题。若血液和大便混在一起,多考虑是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也会呈现红色;若血液知识附着大便表面,要考虑是息肉、肛裂。

      灰白色:出现白陶土样大便,可能存在胆道阻塞。

      大便的性状

      油油的:提示食物中的脂肪过多。

      蛋花汤或水样:通常提示存在感染。

      有血丝:如果血丝附着在大便表面,常常由于肛裂所致,如果大便中混有少量的血丝,没有发热过伴随低热,可能伴随皮肤和呼吸道过敏症状,首先考虑食物过敏引起。如果稀水样便混有少量血丝,可伴随发热,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偶见红/白细胞,考虑病毒感染。恶臭的脓血便,大便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高于15~20个/HP(高倍视野),同时伴有红细胞,有伴随发热,可能为细菌感染性肠炎。如果泡沫样便过稀水样便混有少量血丝,没有发热或伴随低热,伴有腹胀、腹痛、排气等症状,且腹泻已超过1周以上,考虑可能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如果大便中带血丝,伴有炎症的哭闹,甚至呕吐,但没有发热,需要考虑肠套叠。

      有粘液:如果正好有呼吸道疾病,可能是进入消化道的痰液。如果正好是在辅食添加阶段,也可能是蔬果类食物摄入量太多了。若黏液伴有脓血,提示可能有细菌感染。

      有泡沫:常提示食物中的淀粉或糖分过多。宝宝长时间哭闹,吞咽下大量空气,大便中也会混有泡沫。当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时,也会出现泡沫样大便。

      有奶瓣:正常大便偶尔会有奶瓣。过度喂养、当宝宝摄入了超过自身消化能力的奶时,大便中会有奶瓣。当奶粉冲泡过浓或换奶粉后宝宝对新奶粉不适应时,大便中也会出现奶瓣。

      有未消化的食物颗粒:正常辅食添加过程中大便也会有未消化食物颗粒;过度喂养,或者某种食物摄入过多,或者食物做的不够细软宝宝无法消化时,大便中都会有未消化的食物颗粒。

      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婴幼儿最常见的是食物不耐受(就是大家常说对某种食物敏感或过敏)和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以前两种多见,尤其是病毒感染),因抗生素使用引起的腹泻也需要引起注意。

      相关检查和初步诊断

      如果腹泻同时伴随有呕吐、发热等其他症状,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大约占感染引起腹泻的70~90%,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腹泻症状,一般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首先评估有无脱水,并判断脱水的严重程度。

      医生可能对中、重度脱水的患儿进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接着根据肉眼观察、大便常规等,结合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可能的病因。

      关于大便常规报告解读

      大便常规报告单以“-”代表结果正常,以“±”代表结果可疑,以“+”代表阳性,并且从“+”到“++++”表示递增的严重程度。

      若大便有黏液、脓血,大便常规白细胞和/ 或红细胞>10~15个/HP(高倍视野),结合病史可考虑为细菌感染,并须做进一步的大便培养和药敏检测。

      若大便呈稀水样,大便常规未见或偶见红/白细胞,结合病史可考虑为病毒感染或并发乳糖不耐受。

      如果大便呈果酱样,婴儿表现得非常不舒服,医生会建议X线、超声检查,排除肠套叠。

      注意,1次大便常规检查不一定能确诊,必要时应做多次检查协助诊断。

      不做过度处理或治疗

      腹泻的治疗重在预防和治疗脱水,须避免不当用药。强调尽早口服补液,强调继续喂养,强调脱水征的识别,强调补锌治疗,提倡母乳喂养,推荐用新的低渗ORS配方。

      一旦发生腹泻,要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并保证营养摄入。6个月以内的患儿,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给予牛奶(必要时加ORS液);6个月以上的患儿,可以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饮食(必要时加ORS液),鼓励患儿少量多次进餐,避免给患儿喂食粗纤维丰富的蔬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患儿若继发乳糖酶缺乏,可暂时给予改为低(去)乳糖配方奶,一般1-2周后腹泻好转可逐渐转为原有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患儿也可以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外源性乳糖酶。

      可给予患儿适量补锌。治疗腹泻的同时补充锌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迁延性腹泻的发生。WHO向全球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口服10~20毫克锌,持续10~14天。2009版《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建议6个月龄以上,每天补充含元素锌20mg,6个月龄以下,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

      此外,对发热等其他症状对症治疗和护理。注意臀部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对具有传染性的患儿隔离和用品消毒。

      口服补液盐的正确使用

      ORS液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一次性配置好。目前WHO推荐新的低渗ORS液,首选ORS III,没有ORS III可用ORS I稀释1.5倍来代替。

      ORS液应该分开多次适量饮用。补充液体的关键是均匀慢速,一次饮用过多可能会导致或增加呕吐,较为理想的做法是每次倒出适量,每隔几分钟让孩子喝几口,每次不需要喝得很多,期间继续给孩子提供白开水,直到孩子的尿量恢复到正常。

      ORS液不易变质,配置完毕后,室温保存24小时没有问题,但要注意避免唾液等污染。

      另外,白开水、自制糖盐水、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配比和ORS不同,有些运动饮料和市售果汁其实都是高糖饮料,还可能因为渗透压高而加重腹泻,所以这些都不合适作为ORS液的替代品。

      抗生素使用需避免误区

      不要因大便中发现少量白/红细胞就用抗生素,会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总体来说,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以饮食和支持疗法为主,不必使用抗生素;非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腹泻,一般也只用饮食和支持疗法,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抗生素。只有侵袭性和混合性细菌引起的腹泻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在确定有严重的细菌感染的情况下,由于大便培养至少要等3天才能得到结果,所以一般会先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待培养结果出来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若使用抗生素,应连续使用至少5~7天,以免造成耐药或病情迁延。

      轻度腹泻的护理重点

      此时,大多数的孩子可以维持正常的饮食(包括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粉喂养),需要给孩子提供白开水且不限制饮用,可以暂时不考虑补充口服补液盐(ORS液)。

      需要考虑就诊的情况

      及时将病情未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的患儿送至医疗机构治疗诊治:

        1、剧烈腹泻,大便次数多或量大

        2、频繁呕吐,无法通过口服给药

        3、无法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4、腹痛

        5、高热

      6、大便带血

      7、极度口渴,发现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前囟门凹陷,哭时泪少,口唇和口腔粘膜干燥,尿量减少(婴儿湿尿布每天少于6片)等,易激惹、淡漠、嗜睡等

      8、年龄<6个月、早产儿,有慢性病史或合并症

      来自儿科医生妈妈的提醒:如果发现孩子有中度以上的脱水或发现孩子精神很差,请紧急就医;如果孩子腹泻超过两周,请务必再次复诊。

      中度腹泻的护理重点

      此时,大多数的孩子可以维持正常饮食,需要补充口服补液盐,并给孩子提供白开水且不限制饮用,直到孩子的尿量恢复到正常。

      一旦发生中度脱水,给予ORS液的用量(ml)=体重(kg)×(50~75),并且在4小时内服完(大约每分钟2~5ml)。如临近4小时,患儿仍有脱水表现,需要调整补液方案。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案。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需要考虑改为静脉输液:

      1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h)

      2 ORS液服用量不足

      3 频繁、严重呕吐。

      重度腹泻的护理重点

      一旦发生重度脱水,孩子需要就医诊疗,可以考虑静脉补液(注意只是快速补液的手段之一),在补液过程中,每1-2小时评估一次脱水情况,如无改善,则需适当加快补液速度。通常婴儿在静脉补液3-4小时后,儿童在静脉补液1-2小时后,可以给予ORS液。如无静脉输液条件,立即转运到其他医疗机构静脉补液,转运途中可以用鼻饲点滴ORS液进行补液,每1-2小时评估一次脱水情况。

      供稿:姬燕梅

  • 友情链接:
    · 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
    · 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
    ·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官方订阅号
  • 官方抖音
  • 官方今日头条
  • 官方公众号
  • 咨询电话:0377-63869888
  • 急救电话:0377-63869999
  • 地址:南阳市七一路939号
  • 豫ICF备17044467号Copyright.HangYangzyy.All Rights Reserved 南阳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