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像往常一样忙忙碌碌的肛肠科走进了一个白发老人,神情紧张焦虑,找到了正在值班的郭满医生,经过详细的询问,患者诉大便排出困难伴便后不尽感10年余,便质干硬,数日不排,伴有腹胀、肛内下坠憋涨感,长期使用市面上常见通便药,也曾辗转于多个医院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为此排便困难成了患者的一个心病,使患者长期精神处于焦虑状态。
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病,既往有肾脏弥漫性损害、肾功能不全史;冠心病合并心衰、心率失常;胆源性胰腺炎病史;低蛋白血症、脑动脉狭窄病史。既往有磺胺类过敏史。入院后行肛门指诊:肛管松弛,肛管内未触及异常增生物,直肠粘膜绕指,直肠前壁向阴道内突出,行排便动作时,肛门肌肉无力伴肌肉收缩不协调。排粪造影检查提示:1、直肠前 2、直肠粘膜内脱垂 3、会阴下降。
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郭医生详细向患者解释病情,并给与患者治疗的信心,同时告知患者排便困难形成的原因及系统的治疗方案,从饮食及日常生活需注意事项,事无巨细详细告知患者。并同时给与患者抗焦虑药物使用。患者年龄较大,考虑存在慢传输的情况,给与患者普芦卡必利口服促进胃肠蠕动,但患者出现下肢水肿、头晕恶心等症状,遂停止使用。由于患者肛门肌肉无力,收缩不协调,给与患者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报告,结果提示:重度活动减弱型。
根据检查结果,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告知患者治疗前需数分钟先放松心情,采取舒适体位,然后将生物反馈治疗仪器的探头纳入肛门直肠,依照屏幕上呈现的准确基线训练运行轨迹进行收缩和放松肌肉的动作,逐渐形成正确的自主排便动作,达到肌肉记忆的目的,30分钟进行一次,嘱患者禁用腹部肌肉来达到训练目的,规避错误的锻炼。2周为一个疗程。2周后患者再次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如下图:
较前对比显示,患者盆底肌电收缩能力较前提高。患者自我感觉排便困难症状较前改善,在基础治疗下大便2-3天/次,肛门坠胀感及便后不尽感较前减轻。患者精神状态较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一个疗程出院后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告知会继续行第二疗程治疗。后电话随访时听到患者爽朗的笑声,对我们的治疗赞誉有加,再三致谢。
便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在我国约占人群的6%。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直肠肛管附近组织、器官的功能性改变,导致排便困难或羁留性便秘的一种综合征。以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感、大便干燥或不干燥亦难排出为主症。可分为盆底失弛缓型和盆底松弛型两类,包括了多个病症: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直肠黏膜内脱垂征等。经研究表明,出口梗阻型患者还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学障碍和精神心理障碍。二者成正相关。
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疗法,借助于电子仪器的感受、放大和转换,把一些生理和病理性活动等信息转化为图象等易于感知的形式,反馈给患者,并据此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活动,增强主观意愿对生理尤其是病理性活动的调控。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对各种类型的功能性便秘治疗均有效。生物反馈训练可对腹部肌群和盆底肌进行再训练,并可促进肠道蠕动,而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该方法可作为功能性便秘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法。
地址:外科住院部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