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惑的家长,他们不知道腺样体肥大的表现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担心腺样体切除手术是否安全,南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来了一位头疼的母亲,我们一起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王女士7岁的儿子受到鼻塞、张口呼吸的困扰已有两年,孩子每次感冒都很痛苦,有时还会鼻出血,尤其是夜间,感冒症状更为严重,睡觉打鼾、睡眠不安,孩子不时翻身,上课精神也不集中。病症一直持续到现在,刚开始一直服用感冒药,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妈妈担心长时间感冒不治疗会影响孩子智力,慕名到我院找到耳鼻喉科副主任张宝明,给孩子做鼻咽部内窥镜检查,张主任诊断为腺样体肥大。手术后跟踪回访近一年,孩子此前的症状和不适基本消失,身体发育更好了一家人别提多开心!
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是一种类似于扁桃体的淋巴组织,也被称为咽扁桃体,它位于鼻腔最后部、口腔上方一个称之为鼻咽部的地方,外形像半个橘子。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增生最明显,10岁以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有什么作用?
腺样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身体抵御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对于抵抗呼吸道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也可能会因为反复感染或过度活跃而增生肥大。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在病毒细菌感染、过敏性疾病、环境污染等因素反复刺激下,腺样体会过度活跃增生肥大,同时肥大的腺样体引起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才称为腺样体肥大。所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的重要指标是孩子的症状。
腺样体肥大有哪些症状?
腺样体的前方是鼻腔,下方是口腔,两侧有咽鼓管咽口(维持耳朵内外压力平衡的结构),当肥大的腺样体阻塞上述结构就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包括鼻塞、睡眠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听力下降、咳嗽等,如果长期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憋气,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多动、学习障碍、性格暴躁等。
有哪些方法可以检查腺样体?
腺样体隐藏在鼻咽部,肉眼无法直接检查,必须借助仪器设备观察,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1.鼻咽部侧位片(X片):一种又快又好又方便的检查方法,尤其适合低龄儿童,检查过程无痛苦,完成度高。有些家长担心X线检查辐射问题,其实一次X线检查的辐射量极低,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2.内窥镜检查:通过伸入到鼻腔的内窥镜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优点是可以同时检查鼻腔、腺样体;缺点是由于属于侵入性检查,有一定不适感,部分儿童不能配合完成检查。对于大龄、特别是疑有鼻炎鼻息肉的儿童可考虑选用鼻内镜检查。
腺样体手术的最佳年龄是多少?
腺样体手术没有最佳年龄的说法。主要是根据孩子病情来决定手术时机。如果从手术风险、手术获益来考虑,3-7岁是比较合适的年龄段,大于7岁腺样体肥大可能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损害,比如腺样体面容,小于3岁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当然如果孩子症状严重,医生也会建议手术提前,大于7岁如果腺样体肥大明显也可能还需要手术。
温馨提示:张口呼吸是孩子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的张口呼吸都是腺样体肥大,任何导致鼻腔阻塞的情况都可能出现张口呼吸,如过敏性鼻炎、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肿大、鼻腔异物等等,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张口呼吸、鼻塞、憋气或者打鼾、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腺样体面容等情况,需要警惕腺样体肥大,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一般医生可以通过鼻咽镜或鼻咽侧位片检查和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