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宝一出生,耳朵附近就有一个小洞,老一辈的人称它为“耳仓”或“聪明洞”象征着孩子有富贵命,天资聪颖。然而在医学上,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一旦这个小洞发炎化脓,后果将会很严重。
近日,5岁的强强哭着被妈妈带进了南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强强妈妈告诉医生,儿子出生时就发现左侧耳朵前有一个小洞洞,在这之前一直好好的,没有发现不正常,但在2天前,发现这个小洞开始出现红肿,洞口有白色脓状物流出,孩子疼痛明显,妈妈给孩子小洞口挤了挤,挤出一些脓液,不仅没好转,肿胀和疼痛越来越严重,孩子没法继续上幼儿园,这才赶紧到我院诊治。
经耳鼻喉科副主任张宝明检查,患儿耳前瘘管合并感染,需要控制炎症后手术切除。张主任对患儿进行了一系列消炎处理,待炎症完全消退后,为其施行了耳前瘘管切除手术,解除了患儿后顾之忧。
什么是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它是一种先天畸形,是孩子在胚胎期耳廓组织发育不全而引起的。表面看,只有一个针眼般的小洞,在小孔深面,瘘管纵横交错呈分支状分布。目前认为耳前瘘管与遗传有关。
有些“小洞洞”一辈子也不会分泌及发炎(单纯型),因此无需处理。
有些“小洞洞”常分泌白色乳膏样物,有异味,可能伴有瘙痒感(分泌型),禁止挤压以防感染,若出现感染症状需及时就诊。
还有一些小洞经常感染,洞口附近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破溃溢脓(感染型)。感染型耳前瘘管要立刻就诊,积极抗炎治疗,必要时切开排脓,定期换药,有的患者1周左右即可痊愈,但有些患者由于瘘管分支广泛,换药数月仍无法痊愈,待局部创面完全愈合后,方可行耳前瘘管切除术。
耳前瘘管的护理
一是清淡饮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二是平时注意不要用手去挤压,保护瘘口干燥、清洁,防止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