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普遍,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所以早期发现早起治疗显得格外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是在检查方法选择上,到底是选MRA(磁共振血管成像)还是CTA(CT血管成像)?孰优孰劣?有时真搞不太清。
CTA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利用多层螺旋 CT快速扫描,获得容积扫描数据,经计算机三维重建后直观显示出靶血管的结构。此方法安全、方便、快速、分辨率高,既能定性,还能明确定位,可作为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变筛查的一种方法。
磁共振MRA是基于饱和效应、流入增强效应、流动去相位效应显示血管,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以及动脉瘤、动脉畸形等其他血管病变。MRA简便无创、没有辐射,是神经科脑血管相关性疾病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也可作为脑血管病筛查的一种方法。
CTA 及 MRA 对血管狭窄评估的敏感性相似,但血管狭窄评估的特异性 CTA 高于 MRA,MRA 可对血管狭窄产生过度评估,这主要是血流在血管狭窄处形成涡流所致。
CTA、 MRA 均能够用于评估大动脉瘤,但在瘤体大小评估方面,CTA 优于MRA;对于小动脉瘤, MRA 常常会漏诊。
一句话总结,CTA与MRA检查各有优劣,互为补充;场景不同,应用不同,不可替代!
CTA虽然在血管狭窄及动脉瘤检查上优于MRA,但检查时需要给血管内注射造影剂,在特定的情况下,个别人会对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CTA的另一个缺点是有辐射,检查时受检者需暴露在X线辐射下。
同样,MRA虽然在血管狭窄及动脉瘤检查上劣于CTA,但MRA 不使用对比剂,简便无创,容易为病人所接受。
某些场景下,如造影剂过敏、肝肾功能不良者,只能用MRA取代CTA;而幽闭恐惧症、心脏起搏器患者则只能选择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