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百合,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因为在新婚祝福语中最常用的就是“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其实像百合这样的中药早已进入平常百姓家,秋冬季气候干燥,家庭主妇们会熬百合莲子粥来润肺止咳。据《中国药典》、《中华本草》等记载,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山丹)的干燥肉质鳞叶。
三种植物主要区别点:卷丹叶腋有珠芽(详见图一、二),百合和细叶百合(山丹)没有珠芽(详见图三、四);叶形方面,细叶百合叶子更细(详见图四);卷丹、细叶百合花被片有紫黑色斑点,而百合无(详见图一、二、四)。对于百合品种考证总之一句话:《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画的百合原植物是卷丹,《本草品汇精要》画的成州百合原植物是卷丹,滁州百合原植物是百合,细叶百合乃后起之秀也。
一、中药百合药材性状
呈长椭圆形,长2~5cm,宽1~2cm,中部厚1.3~4mm。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
二、中药百合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甘,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三、中药百合炮制品及其临床应用选择
1.百合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能。生品以清心安神力胜,常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精神恍惚、失眠多梦。
2.蜜百合 取熟蜜加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百合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凉。每100kg百合,用熟蜜5kg。蜜炙后润肺止咳作用较强,多用于肺虚久咳或肺痨咳血。
四、中药百合主要复方
①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济生方》百花膏)
②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百合60g,白及120g,蛤粉60g,百部3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6g,每次一丸,日三次。(《新疆中草药手册》)
③治背心前胸肺慕间热,咳嗽咽痛,咯血,恶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际间上肩背至胸前如火烙 熟地、生地、归身各三钱,白芍、甘草各一钱,桔梗、元参备八分,贝母、麦冬、百合各钱半。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二十粒。(《慎斋遗书》百合固金汤)
④治肺痈: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频食。拌蜜蒸更好。(《经验广集》百合煎)
⑤治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百合知母汤)
⑥治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百合鸡子汤)
⑦治百合病下之后者: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渣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滑石代赭汤)
⑧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
⑨治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金匮要略》百合滑石散。
⑩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百合五钱,酸枣仁五钱,远志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⑪治肺脏壅热烦闷 新百合四两,用蜜半叠,拌和百合,蒸令软,时时含如枣大,咽津。(《圣惠方》)
⑫治疮肿不穿:野百合同盐捣泥敷之良。(《包会应验方》)
⑬治天疱湿疮:生百合捣涂,一、二日即安。(《濒湖集简方》)
⑭治耳聋、耳痛:干百合为末,温水服二钱,日二服。(《千金方》)
百合为一种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等都有百合绘图(详见图一、二)。我国栽培使用百合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全国四大百合产区:江苏宜兴、湖南邵阳、甘肃兰州、浙江湖州。其中兰州百合为川百合变种(详见图九),也叫菜百合、大百合,为我国食用百合最佳品种,目前主要作为蔬菜食用。超市卖的百合主要就是这种,其主要特征为:鳞茎白色,球形或扁球形,鳞片扁平,肥厚宽大,洁白如玉,品质细腻无渣,纤维少,含糖量高,香绵纯甜,无苦味,故又称甜百合(详见图十)。由于兰州百合原种川百合不是《中国药典》规定品种,所用目前为止仅供蔬菜、煲汤食用,不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