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概念和特点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细胞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前者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后者生长迅速,可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今天我们谈论的主要是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有三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不死性、迁移性和失去接触抑制。
生理特征 细胞周期失控,具有迁移性,细胞粘着和连接相关的成分发生变异或缺失,相关信号通路受阻,细胞失去与细胞间和细胞外基质间的联结,易于从肿瘤上脱落。许多癌细胞具有变形运动能力,且能产生酶类,使血管基底层和结缔组织穿孔,向其它组织迁移。接触抑制丧失,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表现为贴壁生长和汇合成单层后停止生长的特点,而肿瘤细胞即使堆积成群,仍然可以生长。定着依赖性丧失,正常真核细胞,除成熟血细胞外,大多须粘附于特定的细胞外基质上才能抑制。
对生长因子需要量降低,代谢旺盛,肿瘤组织的DNA和RNA聚合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组织,核酸分解过程降低,DNA和RNA的含量明显增高。
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都增强,但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可使机体处于严重消耗的恶病质状态。
线粒体功能障碍,即使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糖酵解途径获取能量。与三个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和同工酶谱的改变,以及糖原异生关键酶活性降低有关。
可移植性,正常细胞移植到宿主体内后,由于免疫反应而被排斥,多不易存活。但是肿瘤细胞具有可移植性,如人的肿瘤细胞可移植到鼠类体内,形成移植瘤。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古代称留、岩、荣、积、蕈等,认识到气血不通,积之不去,正虚邪恋,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就肿瘤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肿瘤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其发生、发展、转移等都是人体正气(抗癌能力)不足导致;治疗上既注意消除外在致病因素,又注意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即正气,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
二、西医、中医治疗肿瘤
西医治疗肿瘤有两种观点,其一是将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全部清除或至少消灭足够的量,使患者在生存期内肿瘤不再复发;其二是改变癌细胞的特性,使病程减慢甚至完全停止。肿瘤治疗的常规方法有手术、放疗和化疗三种。手术切除肿瘤的治愈率,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有些肿瘤长在深部无法触及,或位于要害部位则不能用手术方法治疗。放疗就是用放射线(如X、γ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外照射,也可以置入放射源进行体内照射,放疗也会杀上正常的增殖较快的细胞,引起感染、出血、粘膜炎、脱发等。化疗主要是使用DNA合成抑制剂(如5-氟尿嘧啶)或细胞分裂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紫杉酚)之类的细胞毒制剂物来抑制肿瘤细胞,同样对所有分裂细胞具有杀伤作用,所以也会引起上述副作用。目前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措施正在研究应用之中,如抑制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
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主要有正气虚损、气滞血瘀、热毒积聚、痰凝湿阻等。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现代医学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据多年临床实践研究,确立了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益气养阴、抗癌解毒等为治则的抗癌用药原则,近来经典经方的挖掘、研究、应用以及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引人注目。
三、中西医怎样结合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入了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时期。所谓个体化综合治疗,就是根据个体患者恶性肿瘤的病种、病理分类、生物学特征、病期以及患者的其它具体情况,科学、合理、有计划、有步骤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现有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中医药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
其中中医药治疗是我国独特的治疗手段,在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抗肿瘤有了很大的发展,临床研究已由最初的个案报道,发展为大样本病例观察;由回顾性总结研究,发展为前瞻性研究。基础研究也由单一研究,发展为多学科、多系统、全方位研究。这些研究进展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肿瘤诊断,也对中医肿瘤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诊是中医传统的诊法,在肿瘤临床也得到了发展,其中舌诊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耳诊更有新的发展和突破。辨证研究更加深入,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以西医肿瘤病理学为基础,建立在中医理论之上的、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中医肿瘤诊断方法,既明确诊断肿瘤,又辨别所属症候,达到指导肿瘤临床治疗目的。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带瘤生存”的特点,强调的患者的主观感受,能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综合治疗势在必行。
四、中医的疗效就是中医最大的特色,值得现代科技做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以整体观和辨证思维方式为主导,以人为本,更符合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和未来医学的系统思维方法,可以在肿瘤姑息治疗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带瘤生存”的特点,强调的患者的主观感受,缩瘤效果弱于手术及放、化疗,但能减毒增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且副作用小,所以综合治疗势在必行。
五、中医只能起辅助作用吗?
两个病例
1.陈某,男,67岁,左肺小细胞肺癌,病史半年,原有肺气肿、高血压疾病。治疗选用化疗+靶向+全程中药,5个周期,患者左肺原发病灶及脑内转移灶全部消失,咳喘明显控制,体重增加,且在服用靶向药物过程中,靶向药物副作用几乎没有,令人惊叹。
2.刘某,女,82岁,原发肝癌(三家三甲医院影像报告一致,但没取活检),三个占位病灶,未行栓塞化疗、靶向治疗,仅仅短期输普通保肝、抗癌中药针剂,长期间断服用中药,精心辩证施治,调整方药,患者已存活近3年,最令人惊奇的是患者间断服用中药1年后,复查两次影像,三个占位病灶全部消失。
3.由于西医治疗指南的固化作用,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可以协同西医各种疾病、各种分期治疗,更可以单独应用显现明确的治疗获益,而多学科综合治疗,也并非几种治疗方法的简单叠加。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是从思想、观念、规则、方法、方药、技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人、因病、因时、因地的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肿瘤治疗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