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电脑、手机应用普及,久坐成为常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虽然腰突不要命,但是坐着也疼,走路也疼,是极其痛苦的,对人的精神打击极大!很多患者因此不能上学、不能上班,不能重返正常的社会生活。
根据2013年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中的一项中国疾病负担的研究数据显示,下腰痛、颈肩痛及骨关节炎已成为中国人群十大致残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其中下腰痛更是名列中国致残性疾病榜首!
1、那么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有腰椎间盘突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引发症状,只有当突出间盘压迫到脊神经时,才会引发腰部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此时才可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只是拍核磁或CT上发现间盘突出,而没有腰腿痛的症状的话,不能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仅仅是影像学上的椎间盘有突出,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2、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治疗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微创介入手术和开放手术三大类。
其中大约80-90%的腰突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短期的绝对卧床休息(一天超过20小时),药物(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神经阻滞,牵引,理疗,针灸,推拿正骨、纠正生活方式,康复锻炼等等。
保守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椎间盘压力,减轻突出间盘对神经根造成的刺激,减轻神经根的水肿和炎症,从而缓解腰腿痛的症状。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保守治疗并不一定能恢复到完全没有症状的状态!只能减轻症状,减轻到可以忍受,可以接受,甚至是可以忽略的程度。
对于大多数轻度的膨出和突出,由于神经受压程度轻,神经根炎症和受损程度不严重,保守治疗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然而对于中重度的突出,由于存在持续性的神经压迫,保守治疗往往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所以说保守治疗不是万能的,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不要再考虑保守治疗了。
1、得病半年以上,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2、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反复发作且疼痛较重者。
3、出现了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甚至是足下垂、大小便不能控制的情况。
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和突出,但其受害者主要是受压迫的腰椎神经根!能不能保守治疗,需不需要手术,得问问受害者的感受!神经根受到压迫了,会感到疼痛,会发炎,会水肿,甚至会丧失功能!如果出现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说明神经已经在开始慢慢变坏了。如果尽早手术解除神经根的压迫,还有恢复的可能性。如果压得久了,神经就会产生不可逆损伤,就是做完手术,下肢的力量也恢复不了了。
而腰椎手术创伤大,费用高,需要慎重选择。作为专业的骨科医生,尤其是脊柱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脊柱治疗所有方法,包括保守、微创、开放手术。始终秉承“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手术,阶梯化治疗”的诊疗理念,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劳动能力。
近年来以椎间孔镜为代表的脊柱微创手术已十分成熟,(对于椎间盘膨出或者轻度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可以做等离子射频、臭氧等介入减压治疗,较大突出、脱出或游离、以及部分椎管狭窄、稳定性1度滑脱可行椎间孔镜手术,突出、狭窄伴有腰椎不稳定可行微创内固定手术),其中椎间孔镜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局麻下即可完成,对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有效。
与其等待间盘几乎不可能的自然吸收,不如通过十分微创的手段将其去除。这样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腰部的康复锻炼(重度的突出,由于疼痛剧烈是无法进行腰背部肌肉锻炼的,而长期的卧床保守治疗将使得腰背部肌肉进一步废用性萎缩)。
需要注意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尤其是微创手术,只是将压迫神经的那部分突出间盘取出,并不能将腰椎间盘变回原来正常的模样。即使手术减压充分了,但是间盘已经是不正常的间盘了。
因此,手术只是治疗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对腰部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康复锻炼,包括合理用腰(避免久坐、久弯腰、勿劳累等),腰背部肌肉锻炼(小燕飞,游泳),减重(减轻身体对间盘的压力)等等。
腰椎间盘突出,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疾病!或好,或坏,结局如何,不仅在于治疗的手段,更多的在于患者个人的认知和保持。
因为疾病就像是自己身上的伤疤,性格中的弱点一样,无论我是爱它还是恨它,它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真的用不着害怕疾病,它来了,就接受它,适应它,然后再一点点的改变自己,改变它。我们的目的健康、快乐的生活。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加上合理的功能锻炼,修身养性!
让我们关爱自己的脊柱,关爱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