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由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病人数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在肥胖、吸烟、外伤等外因的影响下,易造成皮肤破损。正常人体可自我修复,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血糖”的环境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吞噬细胞受损,造成伤口愈合缓慢。此时,再遇上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就会形成溃疡、坏疽,严重者甚至导致截肢。
前段时间,南阳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外二科)来了两位患者郭某某和林某某,他们就是因为糖尿病足越来越严重而入住我院外二科。两位都是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控制的还可以,但是入冬后,由于足部干燥、干裂,慢慢的造成足部的创面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于是不得不来医院诊治。
后经科主任郭洪耀和主管医师林斌给予清创扩创充分引流、抗感染生肌药物应用、改善微循环、保趾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方案治疗后,促进了创面早期愈合,减少了病人痛苦和住院周期。
像郭某某和林某某这样的糖尿病足患者,进入冬季后,需要注意什么呢?
糖尿病足护理注意事项
一、温水清洗
每天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双脚,注意水温不要过高,避免烫伤。注意保持足部及脚趾间干燥,每天检查双脚,注意修剪过长的趾甲,趾甲不能留的太短,且前端应剪平磨光,防止向肉内生长。
二、检查足部
每天对足部进行检查,查看糖尿病足底部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及足趾变形。一旦发现足部皮肤瘙痒、发凉、感觉迟钝、红肿、破损难愈,就应及早就医检查。如发生感染、磨损、水泡等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及时处理。
三、宽松鞋袜
要选择吸水性好,透气性好,柔软宽松的鞋袜,袜口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不要赤脚走路,每天更换袜子并保持清洁。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抬高下肢能促进静脉回流。
四、足部按摩
以手掌的大、小鱼际肌从足尖开始做双足及下肢的按摩,双侧足部和小腿各按摩3~5min,每日早晚各一次,以促进足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
五、下肢运动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运动有:提脚跟:将脚跟提起、放下,重复20次;抬脚尖:将脚尖抬起、弯下,重复20次;弯腰:手扶椅子做弯腰运动,重复10次,弯腰时头部越低越好,背部尽可能挺直;座椅运动:双臂交叉胸前,将坐下、起立动作重复10次;抗衡运动:患者双臂平伸扶墙,以不超过肩膀高度为宜,双脚并拢,脚跟着地,挺直身体,身体重心放于双臂支撑物上,然后将双臂伸直、弯曲,重复10次,每日1~2次。南阳市中医院烧伤整形血管瘤科治疗难愈性创面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不开刀,不截肢,对于糖尿病足,褥疮,慢性溃疡,臁疮(俗称老烂腿)等病人的治疗效果好,费用低,深受广大患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