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预防日】预防残疾儿童,从发现早期症状开始
——写在第五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之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发现宝宝的异常情况呢?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辨别,还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1、情绪不稳,易激惹。新生儿期情绪不稳定、易惊吓、易哭闹、易激惹或过度安静;对声音响和体位改变敏感,对声、光反应强烈或无反应。
2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短,睡眠浅,易惊跳、惊醒,啼哭,或时哭时止,特别是夜间更明显;或睡眠时间过多,整天都在睡,不易叫醒,应当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3、不好护理。好打挺,好全身用劲,头老往后仰,坐时易向后倒,全身发硬,穿衣时上肢不灵活,洗澡时双手难以打开,把尿或换尿布时时双腿不好分开,扶腋下竖直抱起时双腿交叉,没有或少有踢蹬动作,哭闹或受刺激后明显,是脑瘫的常见症状。或全身过度松软,肌肉软弱无力,肢体少动。或吸吮、吞咽不好,易呛奶,体重增长缓慢。
4、运动发育落后。5、6个月头仍左右摇晃,或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独坐,10个月不会爬或者扶站,18个月不会独立行走。或者4个月后手指还不能张开,拇指内收,尤其一侧上肢存在,或5月后仍不知伸手抓玩具,10个月还不会拇食指对捏,是脑瘫、遗传代谢病等的的常见表现,应引起重视。
5、说话晚或不说话。宝宝18个月不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叫爸妈,24个月不会说话;已经会说的慢慢又不会说了;或自言自语,哼哼唧唧,说一些听不懂或无意义的话,或语音、语调、语速及轻重音异常;或重复多次说某一句话或词语,需及时排除是否存在自闭症。
6、不看或少看。刚出生的宝宝就会盯着母亲的脸看。4~5月不注意看爸爸妈妈,不追视眼前的玩具,眼睛不灵活,或表情呆板不丰富,逗引时无反应,不会笑,或其它温馨、快乐的表情是为异常,则应考虑视力障碍、智力低下或自闭症可能。
7、不应或少应。正常宝宝很容易受声音刺激, 且能辨认声音。如果宝宝9个月了听到叫名字没反应,或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则应考虑听力障碍、智力低下或自闭症可能。
8、左右不对称。如只用一手抓玩具,或只有一侧肢体活动,或有明显左右肢体位置或运动不对称,颈、躯干、四肢存在左右差别。可见于偏瘫型脑瘫、臂丛肾经损伤、斜颈等。
如果孩子有以上情况,需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应及时到专业机构给宝宝做发育筛查,并及早科学干预,以免留下遗憾。
张涛医生简介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南阳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主任。师从著名儿童康复专家马丙祥教授,进修于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擅长小儿神经发育学评估;
高危儿早期筛查与干预; 运动障碍:脑瘫、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迟缓性麻痹;
心理行为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障碍等;
其他:小儿癫痫及对发热、咳嗽、腹泻、积食等常见病、多发病。
微信号:13525118438
欢迎关注“南阳市儿童康复中心”微信公众平台
按住二维码3秒“识别二维码”,即可快速关注
为你的宝宝提供专业的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