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目是根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和南阳市人民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经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医院共同协商。协议签订后,南阳市中医院将依托北京中医医院的区域、管理、技术等优势,全面提高该院的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为庆祝合作项目的签订,5月20日下午,京宛著名中医专家将联手在市中医院开展义诊活动。此次参加义诊活动的专家有:北京中医医院中医杂病专家柴瑞霭、心血管病专家陈嘉兴、消化内科专家汪红兵、皮肤病专家张广中及南阳市中医院著名专家孙德馨、高惠然、张荣英、马德云、王连岑、李新德、李永贵、张国亭等。
陈嘉兴,硕士,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计算医学专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委员会秘书长。2008年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师从许心如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熟练掌握心脏冠脉介入、心脏起搏技术。
汪红兵,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执行院长,师从于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卫生部脾胃病临床重点专科学术骨干,北京市中医管理局“125”人才I类人才,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人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能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开展消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熟悉中医药治疗常见胃肠疾病的规律、特点和优势,积极研究中医药对一些疑难疾病的诊疗工作;掌握胃肠镜的临床操作规范、临床诊断流程和治疗,熟悉消化危难重病的诊疗处理程序。擅长运用现代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开展消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张广中,中西医结合博士,主任医师,中国性学会性传播疾病委员会委员。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学系医疗专业,硕士师从北京市中医研究所王萍和蔡念宁主任医师攻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师从北大医院李若瑜教授攻读皮肤性病学专业,受到良好的西医学和中医学两方面的教育。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银屑病、痤疮、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皮肤科赵炳南学术流派及传承研究、皮肤病中医特色疗法研究。
柴瑞霭,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原山西省运城市中医院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山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山西省运城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
父亲柴浩然、其本人及弟弟分别为第一、第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指导老师,父子两代、三人入选国家级名老中医,谱写了中医世家的传奇。柴瑞霭熟读中医经典,通晓中医理论,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外感热病、急危重症及疑难、顽怪病。2015年9月,国家级名老中医柴瑞霭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北京中医医院举行,自此坐诊北京中医医院明医馆。
北京市中医院急救呼吸病专家刘清泉、中医杂病专家柴瑞霭、脾胃病专家李乾构、肝病专家徐春军还将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学术交流。
李乾构,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精通中医基础理论,临床经验丰富。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中医胃肠病专著《中医胃肠病学》和《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等专著及《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有“治胃15法”、“治脾15法”、“急症胃痛诊疗规范”、“口腔溃疡证治体会”、“五子育春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等50余篇。“羊角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科研课题先后获部级、市级、局级科技成果奖8项,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中医学术交流,并应邀先后赴德国、日本、荷兰、台湾等地进行讲学,受到各界的好评。
刘清泉,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等称号。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工作在急诊临床一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突发传染病、脓毒症、耐药菌感染、MODS、心肺脑复苏等急危重症。近年来从中医角度加深了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的认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组织器官低灌注、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徐春军,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关幼波教授,北京市“125”、“十百千”人才。现任北京市中医学会中医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肝病专业委员会、传染病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学会感染病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医治疗肝病近二十年来,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临床疾患颇有研究,擅长对顽固性肝腹水、酒精性肝病、乙肝病毒变异的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在学术上注重顾护正气,扶正祛邪,尤其注重中焦脾胃的调理,辅以活血化痰,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全面调整机体免疫能力。
南阳市中医院还将组织相关专家向北京中医医院急救呼吸病专家刘清泉、针灸专家王麟鹏、心血管病专家刘红旭、内分泌科专家夏军等名师拜师。
王麟鹏,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主任。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中医针灸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会长。
从事针灸临床、教学与科学研究三十余年,继承北京地区国医大师贺普仁和金针王乐亭等多位针灸名家的学术思想,在中医针灸和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风病的综合防治、原发性头痛等疼痛病症的研究和睡眠障碍疾病等领域的临床和机理研究中有长期和深入的工作,在将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学与中国针灸临床应用相结合进行临床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影响。
刘红旭,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125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危重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发扬传统医学优势,与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具有独特的理论见解和深厚的临床基础。
夏 军,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40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制中药“益气生津散”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药通过了新药“健”字号审批;参加研制中药“强心栓”对治疗充血性尽力衰竭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