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造福一千万南阳人民的健康惠民项目。这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与南阳市中医院合作共建的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这是一个在南阳市中医院落地、让患者不出市就可享受国内高水平诊疗服务的健康项目。
2022年7月1日该项目在南阳市中医院正式运行后,引来市民注目。项目运行一周年以来,市中医院全面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人才、品牌、管理、技术、平台等,极大地发挥了中医资源优势,促进中医骨伤科蓬勃发展。
目前,作为第三批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自项目运行至今,该中心已发展到27个骨科病区、1000张床位的规模,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增长显著;建成五个亚专科诊疗中心——脊柱中心、关节中心、创伤中心、运动医学中心、康复中心,辐射关节科、脊柱科、创伤骨病科等14个亚专业,扩大了诊疗分类,填补了南阳骨伤空白,从不同侧面提升南阳骨伤科的医疗水平,极大地满足患者需求。
统筹医疗资源 同质化管理实现“三平移”
立足南阳中医药独特优势,市委、市政府充分考虑南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医药服务需求及服务人口,推动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及早落地。市中医药发展局进一步统筹整合南阳优质骨伤资源,将南阳市骨科医院整体并入南阳市中医院,并在原市骨科医院新院区加挂南阳市中医院骨伤医院牌子,承接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目前,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住院病人已近千人,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已步入实质化运营阶段。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
项目落地后,着眼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同质化管理,在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领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特别是望京医院在学科建设方向、临床科室设置、主要人事安排等方面享有主导话语权,自主决定医疗技术使用、医疗服务模式、人力资源配置。
对标望京医院,开放引进机构、开放引进平台、开放引进人才、开放引进管理,第一时间把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引入南阳,力求管理、技术、品牌“三平移”与望京医院“同质化”,把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发挥中医特色 提升诊疗水平
百姓看病最信任的就是专家,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医疗服务,必须有国家级的专家常驻南阳。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望京医院国家级专家入驻和望京医院的中医特色应用。
目前,望京医院常驻专家50位,主要开展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坐诊、业务查房和学术讲座等活动,已培训医务人员700人次,南阳市中医院已派出50余人到望京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借助项目影响,又吸引32名硕士研究生加盟项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是一家以中医骨伤临床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内外兼治,传统与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疗法是强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宫正骨”有200年历史,秉承清廷“上驷院绰班处”正骨心法发展至近代而来。“绰班处”即“正骨处”,正式成立于道光年间,于咸丰年间成为清廷大内的骨科医疗机构,在中医骨伤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宫正骨”强调“筋喜柔不喜刚”,在手法运用上尤其强调轻柔和缓、外柔内刚,使患者在没有痛苦感觉的情况下获得症状的缓解或痊愈。同时中药膏摩、中药泡洗、中药热熨等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为南阳百姓带来了健康福音。
按照我市加快推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中医药强市建设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南阳市中医院特聘骨伤科“南阳中医世家”传人入驻医院坐诊。吴氏中医针法第五代传人吴汉卿擅用针法经方治疗风湿痹症等临床疑难病,冯氏中医第十一代传人冯廷立擅长运用中医疗法联合微创技术治疗各种骨伤、骨病、疼痛疾病等,高庙骨科第五代传人李伟擅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颈椎病等,王氏骨科第十二代传人王岩岭、王岩武擅长中西医结合骨伤手法整复。望京医院成永忠教授团队开展的CO接骨特色技术尤其令人惊艳。48岁的男性患者李某,去年5月份外伤致左胫骨开放性骨折,后就诊于南阳某医院,结果手术后出现骨折断端异常活动,骨折一直不愈合。2023年2月求救于市中医院,成永忠团队为其行左胫骨CO接骨架固定术治疗,术后愈合良好。CO接骨架固定术是中医正骨技术在骨折愈合方面的特色技术,稳定性强、安全性高,营造了一个适合骨折愈合的良好环境,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优势明显。
同时,为方便市民,医院提供了代煎中药和快递中药服务,免去了来回奔波取药的麻烦。另外,北京同仁堂精品药房入驻南阳,同源同质管理,为患者提供多渠道药材选择。
加强学科建设 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项目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大跨步发展。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项目高效运转,加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病、骨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实现科研立项及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在关节退行性疾病研究方面首次成功申报高级别课题;整理并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进行经验方的基础研究及新药开发;依托区域中心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新发表学术论文56篇;加强学科梯队建设,确保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均衡,专科建设规划按年度实施,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三新”引进;完善亚专科建设,建成脊柱中心、关节中心、创伤中心、运动医学中心、康复中心五个亚专科诊疗中心。目前,南阳市中医院康复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揭牌并投入使用,一个高水准的骨伤治疗中心格局已经形成。
为了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医疗水平,解除病人痛苦,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专家在南阳坐诊、查房、手术的同时,还多次深入县(区)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中医骨伤联盟公益行6场,带动全市骨科专家进入高层次的学术境界,推动骨伤科新技术、新理念的传播、推广。
一年来,进行科研项目65项,总经费434万元,其中北京市项目课题2项、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4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18项、南阳张仲景基金会“关于九味清瘟饮的质量标准、药效学、毒理学研究项目”1项。2023年成功申报南阳市科技攻关项目10项、省级中医专项课题3项,正在合作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1项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GCP)正在实施。同时,设立院士工作室,成立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传承工作室,成立国家级名老中医孙树椿工作室(清宫手法工作室);申请博士后工作站,申报南阳市经方应用复杂解析实验室和南阳市骨伤生物力学实验室,筹建“张仲景实验室”,强力推进中药炮制基地建设。
技术进步促进中医临床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拓展了健康服务领域,不断推进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学科优势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区域内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勇立潮头唱大风,扬帆破浪向未来
在改革发展的东风吹拂中,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中医院和望京医院的携手努力下,医院规模迅速扩大,已发展至27个病区、1000张床位规模,培养学科带头人20余人,医疗服务辐射豫鄂皖3省。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建立南阳市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与望京医院和北京积水潭医院远程会诊。搭建合理人才梯队,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150人、中级职称550人,借助望京医院强大的师资力量,推动学历提升、科研创新、学科发展,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科研创新能力强、富有活力的医疗队伍。一年来,医院紧紧围绕“一馆六院多中心”发展规划,建设好儿童医院、骨伤医院、康复医院、脑病医院、肿瘤医院等,发挥市级龙头专科带头作用,带动县乡骨干专科发展,主动担当作为,以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好全市百姓健康。
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正蓬勃发展,南阳的人民群众已经得到更优质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未来,他们将坚持多措并举,医、教、研、防、管协同发展,力争早日建设成为立足南阳、服务中原、全国一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健康南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