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硕果飘香。8月14日下午,南阳市中医院组织召开职工子女“升学”关心关爱工作座谈会,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崔书克,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医院职工及子女100余人参加座谈,会议由副院长姚莉主持。
学生代表发言
家长代表发言
座谈中,张钧奕、王晟之、李贞一等24名职工子女依次介绍了自己考上的学校和专业,学子们畅谈高考感言,感恩家长,畅想未来,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辜负家人的期待,医院的关怀和国家的培养。汪瑞东、曲春雨、姬燕梅等5位家长代表则分享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育儿故事,职工子女中有的是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有的是成功上岸和即将留学海外的研究生,更有致力于医学传承发展的博士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骨科医生汪瑞东的儿子今年考上了中山大学骨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谈及家庭教育汪主任分享到自家五姊妹的子女都相继考入国内知名学府,得益于单位、家庭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学赶超,谁也不甘落后,由于自己从医,儿子受医学熏陶,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良医,终于得偿所愿。
院党委书记崔书克在认真听取了职工子女们的分享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医院党委向所有辛勤培育子女的家长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即将踏上新征途、实现人生新飞跃的学子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感谢干部职工多年来在医院建设发展中做出的努力与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为孩子们的成长树立了榜样。祝福学子们在未来乘风破浪、踔厉奋发,以青春光华创造无限精彩,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崔书克向即将开启大学生涯的学子提出期望和建议:一是不负时代,在报国奉献中实现价值追求,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全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蓝图”,在实践中淬炼青春,在拼搏中绽放青春。清华大学有一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学子们正处于18岁左右人生重要时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步、同行,是名副其实的强国一代,希望大家读懂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初心,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学习张仲景“悬壶济世、泽被苍生”的济世仁心,在成长的路上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涵养“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乐观洒脱,追求“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的自信与从容,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豪气和底气。二是不负韶华,在求索创新中不断升华自己的人生。用好“加减乘除”法,即增长学识的“加法”,磨砺自身的“减法”,学习方法的“乘法”和执着简单的“除法”。学会“望闻问切”,即望表知里、闻过则喜、不耻下问和社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希望学子们在今后的逐梦之旅中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干劲,坚定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拼劲,磨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既读有字之书,更读无字之书,练就一身铁肩膀,掌握一身真本事,在逐梦中坚守本我、超越自我、成就大我。三是不负厚望,培养综合素质,锻炼健康体魄,收获美好人生。作为走出去的南阳子弟,要做好南阳的代言人,南阳“襟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登江汉”,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厚重、名人辈出,同学们要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南阳副中心城市“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建设中来。在即将开启的新征程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初心和热情,勇往直前,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单位发展增光添彩,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院党委、院工会高度重视职工子女教育工作,金榜题名座谈会已成为医院关爱职工、激发干劲的一项品牌活动,每年都组织了优秀高考学子代表欢送会,今后医院将一如既往的把这份关爱和温暖薪火相传,助推“我为职工办实事”、“医院是我家·我爱我家”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