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6日接河南省卫计委通知,我院医师秦超奔赴厄立特里亚,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2018年9月25日,秦超乘机返郑,经过短暂休整,正式回科上班。骨一科组织科室全体会议,欢迎秦超医师归队。科主任黄永华说,秦超作为第11批中国援助非洲厄立特里亚医疗队队员,在整整1年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为科室赢得了荣誉。秦超对自己援非一年期间,黄主任多次组织科室同志们前去看望其家人表示感谢,他表示将努力工作来回报科室。
会议上,秦超向科室同志们介绍了援非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他说从前我们对厄立特里亚这个国家的了解,仅限于百度上的一句话——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非洲的北朝鲜。到了之后,才对 这句简单的介绍有了更生动的理解。在他驻扎的哈利贝特战地医院,各方面条件已经是厄立特里亚国内的最高水平,然而依旧无法与我国普通医院相比:医生术前洗手经常没有消毒液;一次性口罩帽子经常断货,只能重复使用,根本无法达到无菌要求;骨科医生在手术室里需要给患者透视时没有铅衣保护,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下。不仅手术设备严重短缺,手术用钢钉、钢板等耗材更是经常缺货,以至于骨折、肢体损伤患者,做得最多的是用克氏针加钢丝捆绑固定,术后恢复差,很多患者最后不得不截肢。
由于医疗条件差,他们经常遇到外伤病人伤口感染化脓,而且由于医务人员短缺,无论多大的手术,主刀医生也最多只有一个当地助手,有时助手技术不熟练,清洗伤口、缝针等工作也要医生自己来做。秦超就曾遇到一位伤势严重的患者,手术已经准备好,却没有助手,救人心切的秦超四处找人,给了护士两颗大白兔奶糖才愿意帮忙,总算没有耽误手术。
对比在厄立特里亚的医疗经历,再看看科室同志之间的团结协作,融洽相处,秦超感慨地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幸福;作为骨一科大家庭的一员,我很荣幸”。
黄主任也介绍了科室一年来的新变化、新成绩,鼓励秦超继续发扬敬业、严谨、仁爱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能吃苦、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鼓励全科同志继续努力,争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