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经常发生营养不良。据报道,一年以上的血液透析病人中,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者占10%,中度为20一30%。在12000名慢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白蛋白低于25G/L者与40一50G/者相比,死亡率高达20倍。导致营养不良的因素主要有:(1)摄入不足:厌食是摄入不足的主要因素,其他如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2)伴发感染性疾病,机体的蛋白质和脂肪进一步消耗,使营养状况恶化。(3)代谢和激素紊乱,如甲状腺激素及酸中毒可增加蛋白质的分解和消耗,减少蛋白质的合成,血液透析本身的影响如应用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所激活的补体及细胞因子,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同时,血液透析过程中氨基酸和水分子蛋白质的丢失,也会引起营养不良。
那么血液透透析病人的一日三餐应怎样安排呢?
血透病人食谱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病人的情况,生活能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变化,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血压是否正常,及是否存在血透并发症制定。若每周血透两次,约丢失氮36~40克,蛋白质摄入量应为每公斤每日1 2~1 5克,食入蛋白质应以含必需氨基酸多、生物价值高的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瘦肉、鸡蛋等。
少吃植物蛋白,摄入总热量应为40千卡/公斤/日,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为3比l。主食以麦淀粉食品、白薯及土豆为主,脂肪以植物油为主,钾摄入量每日1.3克,磷摄入量低于每日1克,水的入量应以每次透析之间体重增长情况而定,一般两次血透之间不超过1 5公斤为宜,如超过此值,表明饮水量过多,应予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3克,另外食物中还要保证足够维生索。
患者血透期间,微量元素锌及铁减低,铜、铝、氟增高,应通过饮食加以调整,多吃肉、牛奶、鸡蛋、海产品及含锌饮料以补锌。避免使用铜炊具,避免服含铝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