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国内外医学家对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利弊看法不一,甚至争论不休,但它毕竟给许多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带来了舒畅和活力,特别对防治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所以,目前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人仍然是有增无减。大家知道,雌激素的正常生理功能除了促进女性生殖系统的充、成熟,参与女性内分泌周期的调节外,还对机体的新陈代谢及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有不少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也在使用雌激素。然而,当使用雌激素时,不知人们是否认识到一旦使用不当,它还可能导致以下严重的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可诱发子宫内膜癌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往往与使用雌激素的剂量与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有关研究发现,使用雌激素的剂量小于0.625毫克,日时,一般不会增加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但倘若使用剂量大于1.25毫克/日时,其危险性便可增加3.8倍;使用不足两年的患者,诱发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为1.3,使用2~5年的患者,相对危险性为2.1,使用6年以上的患者,相对危险性则可达3.5,此时,即使停止使用雌激素,这种危险性仍然会继续增加。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还可导致子宫内膜夺冠度增生而引起月经量增加或不规则出血。
雌激素与其他肿瘤雌激素除能诱发子宫内膜癌外,还可刺激泌乳素瘤及子宫肌瘤的生长。因此,患有泌乳素瘤及子宫肌瘤的妇女应避免使用各种雌激素制剂,包括含有雌激素成分的避孕药等。
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科学研究发现,使用雌激素剂量过高时,可诱发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此外,使用雌激素后,还可因水、钠、钙的潴留而引起血压升高、水肿或加重心衰,偶尔还可导致高钙血症。
使用雌激素可影响其他药物的治疗作用 当雌激素经肠道吸收后,通过肝脏代谢,从胆道分泌再次进入肠道后,经过水解作用便会释放出甾体类激素,而甾体类激素又会被重新吸收。许多抗生素也具有类似的肝肠循环,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新霉素、磺胺类药物等等。倘若将这类药物与雌激素同时使用,那么,雌激素与这类药物就会发生相互干扰,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病效果。此外,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镇静安眠药及抗抑郁、抗癫痫药与雌激素同时使用时,都应注意这种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疗效降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