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男,69岁,糖尿病病史5年,在外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以口服药物治疗,未规律监测血糖,期间多次因恶心、呕吐而住院治疗,出院后坚持口服药物治疗,1年前再次因恶心、呕吐、口干、乏力就诊于我院糖尿病病区,入院后完善糖尿病自身抗体、C肽等检查后明确诊断为“1型糖尿病并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后经治疗好转后出院。
糖尿病自身抗体作为糖尿病分型的重要指标,能很大程度协助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筛查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及时检测,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走弯路。目前常用糖尿病自身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锌转运8-抗体(ZnT8)、胰岛细胞抗体(ICA)等。
糖尿病自身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1.指导糖尿病临床分型
2.预测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3.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
4.预测治疗效果
南阳市中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充分认识糖尿病抗体谱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加强了报告审核能力,与临床经常保持着沟通,更多的了解疾病的分类与分型。通过实验室可靠的数据协助医生建立了更精确的疾病诊断体系,带来了更好的诊疗前景。
糖尿病自身抗体谱各项解读
1、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GAD抗体升高是诊断1型糖尿病、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首要指标。GAD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阳性率为60%-80%,在LADA的阳性率为67%/。GAD抗体作为体内最早出现的糖尿病抗体之一,在起病前数年或十余年即可出现阳性,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佳、体内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2、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IAA亦是体内出现最早的糖尿病抗体,是诊断1型糖尿病、LADA的又一重要指标,但其在体内持续时间较短,其检出率跟年龄呈负相关,在儿童T1DM的检出率较高。IAA在中国新诊断T1DM患者的阳性率为52.7%。IAA用糖尿病分型时未用过胰岛素或胰岛素治疗2周内的糖尿病患者。
3、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
IA-2Ab是诊断1型糖尿病及LADA特异性很强的标志物,在不伴T1DM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中较少出现。IA-2Ab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病程延长而下降,在已确诊的儿童和青少年中T1DM的阳性率为50-70%,在中国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阳性率为42.9%。
4、锌转运体8-抗体(ZnT8)
ZnT8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最主要的T1DM自身抗体。在中国新诊断T1DM的阳性率为30.7%,且在IA-2A、IAA、GAD均阴性的T1DM患者中尚存在26%的阳性率。ZnT8单独阳性的患者多为急性起病且胰岛素缺乏严重者,对胰岛素的日需求量较大,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更高。
5、抗胰岛细胞抗体(ICA)
抗胰岛细胞抗体是临床上常用的糖尿病自身抗体之一。其靶抗原是胰岛细胞的细胞质和微粒体成分。在正常人群中,胰岛细胞抗体的阳性率仅为0.5%,而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高达60-90%,可作为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比1型糖尿病早8年检测到,随着病程的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
南阳市中医院检验科已开展糖尿病自身抗体谱检测,每天上午9:30前采血,当日下午4点出报告。欢迎糖友们来我院咨询化验。
地址:内科住院部2楼 检验科